首 頁>> 生活學堂 每周經典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園地

 
前往北京誠敬仁首頁

凡是人 皆須愛 的感悟與實踐

 

這些年常常自己讀《弟子規》,也帶著學生讀《弟子規》,對於其中的語句耳熟能詳,在落實的過程中,特別有感觸的一句是:「凡是人,皆須愛。」

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關愛,這樣才會感覺到被重視,得到心靈的慰藉,使自己安心。每個人也希望自己能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從而得到他人的肯定,自己獲得成就感,幸福感。

可是在生活中,愛的種類、形式、方法太多了,用對了是好事,用錯了則會適得其反。末學的感受是:你所付出的,最好是對方正需要的。「惠不在大,在乎當厄。」

把愛強加給別人,是末學以前經常使用的方式。我會對我的孩子說:「這是爸爸給你買的書,多看看對你的學習有幫助。」卻不知道有一些書只是我喜歡看的,我認為好的,孩子並不一定能理解,或者當時課業重,根本沒時間看。

我也會對妻子說:「今天吃完晚飯後,我們去公園裡散散步吧,對身體有益。」卻不知妻子買菜做飯洗衣服累了一天,那時並不想出去運動。

上音樂課,我還會對學生說:「我們把這首歌再唱一遍吧,因為音準還有所偏差,情感也不到位。」殊不知下課鈴已響,學生的心早飛到外面去了。

用這樣的方式為人處事,經過了許多年,我一直都自認為是個好人,因為我願意去關心別人,我願意付出。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在他人的眼裡,雖然覺得我人很好,但卻總不能讓人心悅誠服,由衷地感謝你。

之後發生了一些事,讓我感觸頗深。

一是之前我在中學裡教過的,重視過的學生,畢業後偶爾在路上遇見,有些會躲開我,連叫一聲「陳老師好」都沒有。

二是自己的兒子長大了,也很愛看書,但都喜歡自己借,自己買,甚至有時候他買的書,是以前我就買過,家裡已經有的。

第三件事更讓我深思,夫妻倆相處了這麼多年,自認為還是個不錯的丈夫,可有一次妻子很生氣地說:「作為丈夫,10分的話你只能打7分。」意思是說比及格稍微好一點,或者是連及格都沒有吧。

原來你認為的並不是別人所認為的。

「凡是人,皆須愛」,人們需要的是怎樣的愛呢?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父母親對我的愛。

父親作為一家之主和單位的領導,他對家庭單位都很忠誠。小時候的印象就是他總是早出晚歸,兢兢業業。孩子只要有一點進步,他就會贊美鼓勵,而且總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為周圍的人所稱道。母親總是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飯菜燒得很可口,對三個兒子都很愛護。所以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感覺是踏實而安心的。每每想起,總讓人感念父母的恩德。如果說「凡是人,皆須愛」,應該就是需要這樣的愛吧。

於是幾年前,末學在與人相處方面,試著去改變方式,優化方法,試著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試著多做而少說,試著去包容、忍讓。這些年的變化雖然還不盡如人意,卻也有很大的改觀。

首先要考慮他人的感受。對人的尊重是愛的表現。

小時候,因受到自己家鄉當地一些不良風俗的影響,我叫自己的哥哥從來都沒有稱「哥」,而是直呼名字,一直這樣叫了四十年。這些年每次讀到「兄道友,弟道恭」,就會想起這件事,深感慚愧。但四十年的習慣一下子要改,自己總覺得有點難。可是推己及人,我的弟弟若不叫我哥哥,我也不會覺得被尊重。我當然應該尊重我的兄長。於是我開始先在電話裡改,接著見面的時候改叫「哥」,其實也不難,只要在開口前別想太多就可以了。發現這樣做後,我哥對我的態度也越來越好了。我自己多年在外,兄長也擔負起了對父母親的照顧,使我能安心工作。

其次,要懂得忍讓。包容是愛的表現。

與妻子結婚將近二十年了,生活中也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剛開始時發生爭吵心裡會很難受,後來漸漸變得有點麻木。又過了些年,開始反思,既然有這麼深的緣分,能成為一家人,為什麼不讓這個家成為愛的港灣呢。遇事不能總要求對方,還是應該從改變自己開始。後來我對自己要求:妻子生氣的時候,我絕不生氣,並且要感同身受,注意她的身體健康。這樣做幾次之後,妻子也感受到了我的變化,她也變得越來越能體諒我了。仔細想想,其實身邊的人所要求的並不多,只是需要我們用心一點點。現在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對身邊的人、事、物要有敏感度,防患於未然,別讓矛盾發生。上醫治未病,在這裡同樣適用。

還有,做事要考慮長遠,日久見人心。當他人還不能理解時,做到「人不知而不慍」也是愛的表現。

對於一些年輕的教師和學生,為了使他們成長,培養他們時,要很懂得方式方法,而且要知道人是不斷在成長變化的,他們在不同時期需求也不同。

他們在做學生的時候,只希望能多學一些技能、知識,往往忽略了德行的提升與生活能力的培養。所以當初我在職業學校裡教學時,很注重《弟子規》的學習與落實,而且會以各種不同方式呈現。多元德藝教學法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形式多樣,不乏味,學生有興趣,讓人有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感受。

很有緣,一些學生畢業後,我成為了他們工作單位的部門領導。這時候他們的心境又不同了,除了要提高專業水平,還要適應社會,還有工資待遇,這些都是他們所關心的。剛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的學生,往往很迷茫而缺乏安全感,這時候末學認為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得到在社會上具有影響力、人生閱歷又很豐富的明師指導,並有一個能讓他們安心的工作。於是找到了楊老師,找到了北京誠敬仁。在這裡,他們除了能安心工作,還能得到許多長輩領導的關心與提攜。就像是在肥沃營養的土壤裡,才能長出參天的大樹。培養後進,好環境才是最重要的。雖然也有人不理解,選擇離開,但不必在意,時間會證明一切。

一邊我要對人付出關愛,另一邊我要懂得去體會與珍惜他人對我的愛。懂得感恩也是愛的體現。

來到北京誠敬仁,發現老師的愛無處不在。有時是穿起唐裝時的溫暖,有時是寒濕天氣裡餐廳的一碗薑湯,有時是到達時的接待,有時是告別時的叮囑,有時是作為禮物的一本書法字帖,有時是掛在牆上剛好點醒內心的一句話、一個字。還有說不盡的點點滴滴,匯成了大海般的愛,讓人沐浴其中,感念至深。就如同小時候出遠門的孩子回到家的感覺。

第一屆新六藝國學班 音樂課

這是一個愛的環境,但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我們的心境往往會決定工作的環境,所以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若把任何人對我的態度、給我的反饋,都當作自己曾經種下的因而結的果,就能坦然受之。正確思維,其實任何事的發生對自己都是有啟發、促進作用的。

我們的公司人才濟濟,大家來自全國各地,風俗習慣,生活閱歷都不同。初次見面都會很客氣,都會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時間久了,會不會有小摩擦?應該會有。所以末學也常常在想,自己在一個單位裡,應該如何與人相處。

首先,我要與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我們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造福人類社會而走到一起的。其次,公司只有一個最高領導人,大方向我們一致聽從最高領導人的。第三,做了任何事,不要居功,謙卑做人。第四,不要爭利。第五,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讓我學習提升的機會,心懷感恩。這樣做後,發現大家對我的態度都很好,配合工作也都能互相理解。

經過幾年的學習實踐後發現,每個人都是處在愛的環境之中的。只是周圍的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罷了。老師、長輩的提攜、關愛;同仁的支持理解;下屬、學生的敬重;君子的贊許、助成;小人的阻擾、刺激,無不是修行路上的助力。

改用一句時尚的話: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即使不能面朝大海,依舊年年春暖花開。

 

感恩陳老師分享

 

大方廣文公益網 恭制

www.dfg.cn

 

前頁/後頁

*-*-*-*-*-*-*-*-*-*-*-*-*-*-*-*-*-*-*-*-*-*-*-*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