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處世之道

 

 

 
 

友情淡似水 清凈流遠長

那年,我考上一所高中,在一個鄉鎮里。當時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學校大部分是農村的同學,聽說有一部分貧困的同學,直接從家里背來自家的米抵飯錢,菜則是自家腌制好的咸菜,一段時間回家帶一次來。

相對他們而言,我家的經濟還算寬裕,因此可以在學校附近租一間小房,每晚自修回來後肚子餓了,還能煮點夜宵來吃。

虹是我的同學,但不同班,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她時,以為她是男生,因為她長得很壯實,還剪了短發,穿得很隨便,白上衣加黑褲子,好像每天都一樣。這樣的裝扮,使得在初報到時,老師都將她錯看成男生。

當時與她并不熟,只是知道女生中,有這麼一位特別的同學,學習成績非常好。

我是到了高三時,才與她熟識起來的。因為高考的壓力,常常會覺疲憊,在一個周六的晚上,我想輕松一下,便到學校里走走,偶然與她相遇,於是一同坐在學校的一個臺階上聊起天來。

一問才知道,原來在她考上高中之後,家里并不贊成她讀書,一方面因為她是女孩子,覺得沒有必要讀;另一方面,家里的經濟也不太好。

可她實在太喜歡讀書了,跟父母親求了半天,他們還是不同意。於是到了報道那天,她竟鼓起勇氣,一個人跑到這陌生的鄉鎮來報到,手里只拿著一份通知書。

由於家里不同意,所以沒給她錢,她身上除了借來的幾塊錢車費外,根本沒學費。依她的想法,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我想讀書!」只要能讀書就行,反正車到山前必有路,先來報到再說。縱然要叫她回去,她能看一眼這學校也好。

我很佩服她的勇氣,換成我,不是擔心到陌生地方會害怕,就是擔心沒學費可怎麼辦,要不就會擔心,回家的車費都沒有,會不會流落在外?

後來,學校對於沒有帶學費的同學,采用暫緩或減免,也先安排了住宿,她便順理成章地住下來。家人見無法說服她,還是動搖了,滿了她學習的愿,只是家中經濟實在不好,要供她學費,因此在生活上也難以給她多少費用。

她吃的非常簡單,除三餐外,從來不買什麼東西。唯一能讓她花錢的,就是買學習資料,那她是寧可不吃飯,也會買來的。

我聽了很驚訝,她看起來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樣子,而且挺喜歡笑的,好像沒有什麼心事,卻不知道,她在求學的路上,竟有這麼多的艱辛。三年來,不知道她一個人是怎麼承受那些壓力的,而且,她還不知道能讀到哪天。但她說,只要能讀書,哪怕多讀一天,她都很高興,今天能有書讀就好好讀,不想明天。

父母雖然同意她學習,可每當收成不好時,又一直要說服她退學,而且也叫親戚來勸,但她自始至終都在堅持著。雖然她也不知道考上大學,會不會有學費可以繼續上,但她依然要這麼堅持地走下去。

我不由被她深深感動了,這好學的精神與堅定的毅力,也在鼓舞著我。想我的條件比她實在好得太多了,爸媽是巴不得我學習能好一些,若想買學習資料,一定高興壞了,哪里用得著我不吃早晚餐,餓上幾星期去省錢買書?

因為還有幾個月就要高考了,學習壓力比較大,很多同學常常讀到很晚才休息。我心想,雖然幫不了她什麼忙,起碼也希望她能吃得好一點吧,最少不要餓肚子。於是,我就拿出身上帶著的五十元給她。

掏出來時,我還有點擔心,因為知道她是一個有骨氣的人,只是想略表自己的心意,於是真誠地跟她說,希望她能接受。起先,她也是不肯接受,勸我說不用為她擔心。但我依然堅持給她,推了幾次後,她考慮了一下,才接了下來。

後來,我們就很少聯系了,因為學習比較緊,也不在一個班,難得有機會在一起。有一次,偶然在路上遇見她,我問起她是不是有買些好的補一下身體,她才告訴我,她拿去買資料了。因為看到一套參考資料非常好,可惜沒錢買,她去書店看了好幾次,愛不釋手,但對她而言太貴。那天我拿了五十元,她就想到那套資料,還非常感謝我,終於讓她可以買到那套書。

我有點呆了,她竟那麼愛書!但想想也是,本來花在飯錢上的就不多,一個月也才幾十塊錢,在原本就開銷不大的地方再省錢買書,的確很困難,只是心里有點不忍心。後來,此事我也漸忘了,也沒有再與她聯系。

高考完,我到了新的學校報到。沒多久,卻收到一封信,我一看很奇怪,來函地址是一所名牌大學,想想,我并不認識這個學校的人啊,還想是不是寄錯了。
一打開信,看了內容,我才想起她。

她在信上寫得很真誠,每一個字不僅端正而且有力,感謝我當時給她的五十元錢,雖然不多,但她真的很感動。

看著那封簡短又真摯的信,我的眼眶,竟不由自主地濕潤了,她怎麼還記得這件事呢?她怎麼就那麼容易感動呢?只是五十元,對我不多,對她也沒幫上什麼忙,可她卻能記那麼久,還特地寫信來感謝。

那一天,我的心真是無比喜悅,感受到純真友誼帶來的溫暖與親切。

看她通過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學,我也很為她高興,雖然不知道她的學費有沒有著落,但我相信,以她強烈的求學欲與堅定的毅力,一定能順利讀完大學。

時至如今,已過了好多年,我也早已失去了她的聯系,但每每想起此事,都不由得讓我感動。雖然只是一個晚上的交流,雖然只是區區五十元的幫助,但在彼此心中留下的卻是真情厚誼。這份情義,也將會陪伴我們一生,猶如細水,清淡而久遠!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編輯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