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處世之道

 

 

 
 

得 失 之 間

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間的關系。他們看中的是人的德行修養和德才培養,而非一時一事的得與失。

春秋戰國時期的宓子踐,是孔子的弟子,魯國人。有一次齊國進攻魯國,戰火迅速向魯國單父地區推進,而此時宓子賤正在做單父宰。當時也正值麥收季節,大片的麥子已經成熟了,不久就能夠收割入庫了,可是齊軍一來,這眼看到手的糧食就會讓齊國搶走。當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踐提出建議,說:「麥子馬上就熟了,應該趕在齊國軍隊到來之前,讓咱們這里的老百姓去搶收,不管是誰種的,誰搶收了就歸誰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個也認為:「是啊,這樣把糧食打下來,可以增加我們魯國的糧食,而齊國的軍隊也搶不走麥子做軍糧,他們沒有糧食,自然也堅持不了多久。」盡管鄉中父老再三請求,宓子踐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過了一些日子,齊軍一來,真的把單父地區的小麥一搶而空。

為了這件事,許多父老埋怨宓子踐,魯國的大貴族季孫氏也非常憤怒,派使臣向宓子踐興師問罪。宓子踐說:『今天沒有麥子,明年我們可以再種。如果官府這次發布告令,讓人們去搶收麥子,那些不種麥子的人則可能不勞而獲,得到不少好處,單父的百姓也許能搶回來一些麥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後便會年年期盼敵國的入侵,民風也會變得越來越壞,不是嗎?其實單父一年的小麥產量,對於魯國強弱的影響微乎其微,魯國不會因得到單父的麥子就強大起來,也不會因失去單父這一年的小麥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讓單父的老百姓,以至於魯國的老百姓都存了這種借敵國入侵能獲得意外財物的心理,這是危害我們魯國的大敵,這種僥幸獲利的心理,那才是我們幾代人的大損失呀!」

宓子踐自有他的得失觀,他之所以拒絕父老的勸諫,讓入侵魯國的齊軍搶走了麥子,是認為失掉的是有形的、有限的一點點糧食,而讓民眾存有僥幸得財得利的心理才是無形的、長久的損失。得與失應該如何取舍,宓子踐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要忍一時的失,才能有長久的得,要能忍小失,才能有大的收獲。

又如在抗日戰爭時期,楊振寧、李政道、鄧稼先等人在西南聯大讀書,他們老老實實地甘於清貧,潛心讀書,不像當時許多人為抗戰時期大後方的畸形繁榮所迷惑,為撈黃金美鈔而忙碌奔波。由於他們踏踏實實地求學,堪忍錢財之失,後來終成大業,成了世界著名科學家,為祖國增光,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就是現實生活的得失之道:小處吃虧,大處受益,暫時吃虧,長遠受益。

《老子》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因而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見得就是件壞事。認識人,認識事物,都應該是認識其根本,得也應得到真的東西,不要為虛幻的假象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麼,如果是自身的缺點、虛幻不實的東西,這樣的失又有什麼值得惋惜的呢?

如能將個人的得失置之度外,便可寬心自如地對待周遭的人與事,時時從大局著眼,從長遠利益考慮問題――這就是智者的選擇。 

本文參考:《忍學大全》 東郭遜著、《百名教授談人生》黃世瑋編著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