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處世之道

 

 

 

 
 

 

漢字是國人的驕傲

記得大學時代,在上工藝美術史課的時候,曾一度著迷於青銅器的紋案。因為忽略了青銅器內的金文,對漢字深入瞭解的機會擦肩而過。近幾年,逐漸接觸漢字的資訊多了起來,深深感到漢字對中國歷史影響之深遠。

漢字是由最初的甲骨文發展而來,夏商周時期甲骨文只是用來占卜的工具,而青銅器中的金文是由最初的篆書演變而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已經不知經歷了多少的歷史變革而發展至今。

早期漢字是記錄在竹簡上的,孔子「韋編三絕」裡面的「編」,更說明了那個時期的人們還在用竹簡來撰書記錄。到東漢時期,蔡倫總結了竹簡的諸多缺點,如攜帶不方便,時間久了,竹片上的編繩腐壞斷裂會影響到文字的排列順序,而後發明了造紙術。為適應紙張書寫,中國人又從原來的刀刻轉變為使用毛筆,這又形成了影響後世的書法藝術。而造紙術的發明潛移默化的推動了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

到了晚清時期,漢字又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當時的中國是一個封閉的國家,對外面的世界瞭解不多,稱中國以外的國家為「夷」,千年來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中國人不需要也不想對外國瞭解太多,因為歷來外國人來中國都視為「朝貢」。而當經歷過產業革命的西方國家,用大炮打開中國大門的時候,名噪一時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時候,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徹底的摧毀了。

在清政府即將結束的六年之前,慈禧頒佈了廢除科舉制度,這意味著千年來在孔孟文化主導下的政治思想,從此將從歷史的舞臺上落下帷幕。六神無主中國人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在那段動盪的年代,很多文人開始摒棄漢字。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的漢字,將面臨生存的危機。現在的我們不應該唾罵那個時期的文人,因為在那個年代,給國人帶來的打擊太多,當時的他們也無所適從。

新中國成立之後,漢字與世界接軌,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又浮出了水面,而智慧的中國人為了適應這一時代需要,將拼音取代了注音。

中國改革開放時期,西方國家發明了電腦,高瞻遠矚的人們發現了漢字又將面臨新一輪的考驗。是興是廢,這一話題又重新展現在中國人的面前,而這次與清末時期又有所不同。物理學家錢偉長教授在艱苦的條件下對漢字進行重新編碼,成功研發了漢字輸入法。曾經有人說:「解決漢字在電腦輸入的辦法,也就解決了各個國家語言的輸入問題」。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而今的西方國家開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他們的目標是什麼?這難道是歷史的回轉嗎?他們發現中國的語言,中國的文字敘述精簡,表達準確。短短的四字成語,如果翻譯成英文,不知道要用多少字母去拼湊組合,也未必能道出其深遠意境。

中國文字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變革。從當作最原始的使用工具,到推動了人類歷史性的發展,又經歷了即將瀕臨被廢除的境地,一路走來歷經了太多的滄桑。

每一個漢字記載了歷史的風霜與演變,每一個漢字的含義也隨著歷史的沉澱而更豐富了其內涵,每一個漢字也承載了千年文化的智慧結晶,每一個漢字也留下了人類的歷史足跡。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漢字,這一人類奇葩,總是能最終找到一個適合它生存的支點而浴火重生。漢字不僅可以看到中國的歷史,更可以走進華夏民族的心靈世界。

中國人歷來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不會因為暫時的挫敗而擊垮。千年的文化積澱成就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比擬的。

對漢字越是深入的瞭解,越會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信心。為適應現代人類社會的發展需要,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會以煥然一新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而我們都是這個輪盤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它將旋轉於何處並不重要,因為未來不可預知。但我相信,傳統文化會如同中國歷史上漢字的變革一樣芳華永駐,也終將會在世界歷史的風華中翻開新的篇章……

 

*-*-*-*-*-*-*-*-*-*-*-*-*-*-*-*-*-*-*-*-*

相關鏈接: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當前位置:首頁-社會責任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 恭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