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德育故事-八德夜話

 

 

 

 八德故事初集   孝篇

虞舜耕田

(二)

《德育故事》白話解

 

在家里,舜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妻子是皇帝的女兒而有所偏愛,他讓兩位公主和普通的農婦一樣去田里干活,并且讓她們好好孝順公婆。這兩位公主——娥皇和女英,真不愧是堯帝的好女兒,不僅把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條,而且多次預先設下巧計,讓舜逃過父親、繼母和弟弟下的毒手,使這一家人完整、和睦。

在舜受到堯帝的重用後,舜的父親仍然想要殺死他。有一次,瞽瞍故意要舜上到房上,用泥土堵塞倉廩中有漏洞之處。舜知道父親不懷好意,本來不想上去,但兩位夫人叫他不可違背父親的意思,并讓他隨身帶上兩個大斗笠,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番。舜上去了之後,瞽瞍就在下面放火燒房,想著把舜燒死在里面。這個時候,只見舜像一只大鳥一樣乘著兩個斗笠跳下來,毫發無損。又有一次,瞽瞍又讓舜去鑿井,舜在兩位夫人的預先安排之下,在井的半中腰,從一旁又鑿了一個橫向的通道。當舜下到井的深處後,瞽瞍就和象一起往井里倒土,要把舜埋在里面。正當他們得意洋洋地以為舜這次必死無疑的時候,沒想到舜卻安然無恙地出現在他們面前。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舜仍然沒有絲毫怨言,一如既往地履行為人子,為人兄的本分。

在外面,舜同樣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的考驗,舜一一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了民眾。他在歷山耕種的時候,初到那里,當地的農夫經常為了田地互相爭奪。舜去了之後,他尊老愛幼,禮讓他人,一年之後,這些農夫都大受感動,再也不互相爭田爭地了。他曾到雷澤這個地方打魚,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輕力壯的人,經常占著較好的位置,一些孤寡老弱的老人就沒有辦法打到魚。舜看到這種情形,就率先以身作則,把水深魚多的地方讓給老人家,自己到淺灘去打魚。因為他是出於真誠,沒有一絲毫勉強,所以短短的一年內,不僅僅是年輕人,大家都互相禮讓,敬老尊賢。有很多外地人也搬來住了。

據歷史記載,舜還曾經到過一個叫陶河的地方,陶河的土壤質量不好,做出來的陶器相當粗劣。舜來到這里後,感化了很多人心,教化了當地的人。一年後,連陶土的土質都變好了,所做出來的器皿相當的優良。可見一個人從自心,從內心真誠地發露出來的這些善良的性德,不但可以感化人心,感化萬物,就連土壤也能由劣變優。舜所到之處,人們紛紛被吸引過來,一年就成為村落,兩年就成為縣鎮,三年就成為城市。

舜歷經種種的考驗之後,堯帝并沒有馬上把王位傳給他,而是讓他代理攝政有二十八年之久,二十八年之後才正式把王位傳給舜。可見古代的帝王在治理天下時確實用心良苦,絲毫不敢大意。假如不能以仁治理天下,天下的百姓將遭到很大的苦難;不能以孝作為立身處世施政的基礎,也很難把國家治理好。

當舜聽到堯帝要把王位傳給他的時候,他一點都不覺得快樂,他一點都沒有感覺這是一樁很喜悅的事情,反而很難過。他說:「即使我今天擁有了天下,我的父母依然不喜歡我,我作為天子、帝王又有什麼用?」後來舜就因為這樣的孝心孝行,終於感化了他的父母,還有他的弟弟象。

《孟子》里有一句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很多人認為,舜是古人,是圣賢,我們做不到。可是舜從小也是一個普通家庭里面的普通小孩,尤其是他從小到大的處境,可以說再沒有比他更為艱難的了。他卻能屹立不搖,愛他的父母、敬他的父母。舜能,我們也一樣可以做得到。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里,都含著至善、至敬、至愛、至仁、至慈。

但是現在的情況,這種至愛大多表現在父母對子女身上。我們做子女的,回饋給父母的又有些什麼呢?曾幾何時,我們幾乎忘卻了孝道。《孝經》云:「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假如我們能像舜一樣,時時心中都有父母,把真誠的愛投向給父母,父母的心中一定會無比溫暖。更何況孝順父母是為人子女最重要的本分!只有真正做到「孝」,才能奠定每一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 

大方廣編輯部

上一頁 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