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德育故事-好故事大家聽

 

 

 

 八德故事初集  孝篇

仲由負米

一、原文

(注:第一段為插圖四句大綱。第二段為故事原文。第三段為故事評講)

子路盡力。負米奉親。親沒仕楚。嘆不及貧。

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游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注:文之開端「周」加框,表朝代)

李文耕謂事親之事。承顏日短。報德思長。如仲氏子者。方樂負米之歡。旋抱銜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鐘鼎而徒然。子欲養而親不待。蓋千古有同慨也。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養之及時也乎。

二、故事 

子路盡力。負米奉親。親沒仕楚。嘆不及貧。-- 故事大綱

子路生長在非常貧窮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營養不夠,為了讓父母能吃到米飯,他要到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背回家奉養父母。雖然是這樣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飴,孝敬之心始終沒有間斷和停止過。後來子路發達了,環境和物質條件好了,可是他的父母已經先後過世了。生活環境這麼好的情況下,他很想要報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經不在身邊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

孔老夫子贊嘆子路是一位非常盡孝的人。盡孝并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所以孔夫子說,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稱為孝,因為那跟家里養牲口幾乎是無別的。

從「子路負米」這則故事,我們可以感受到,孝無分貴賤,上自天子下至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計千辛萬苦,你都能曲承親意,盡力去做到。

人在一生當中,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只有一天一天的減短。尤其在現代社會里,有人十三、四歲就離家,負笈在外,一直讀到高中、大學、研究所,就離開了自己的父母。我們能跟父母相聚的時間是這麼的短暫,是不是更要珍惜跟父母相處的日子,好好的孝敬他們呢?現代的父母經常很感慨的說,他不奢求子女會孝順他,只要不讓他擔憂掛心,他就非常的幸運了。

當今社會,有很多父母在晚年的時候孤獨無依,被送進養老院,子女很少去過問、探望,所以他們非常的孤苦,尤其是內心更為難過。一個人,從組成家庭之後,他就把一生的青春奉獻給了孩子、社會和工作,不辭辛勞付出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照理講應該是安養天年的時候。可是我們看到,當前有許多老人晚年的處境非常凄慘,無人過問,孤獨無依,有的甚至三餐不繼,并不是因為他窮,而是他沒有能力自己來料理。人一旦步入老年,兒女不在身邊,眼看親人、左鄰右舍一個一個離他而去,他就會失去斗志,對人生燃不起希望,百病也就更容易侵蝕了。

我們讀到,仲由為了讓父母吃到較好的食物,都能不計勞苦,到千里、百里之外負米、背著米回來,奉養父母。古人孝順父母之心,確實是我們沒有辦法體會的,感動之余,我們真的應該要向古人學習。

請看課文:(以下是按課文段落細講故事內容)

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游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這段課文表現了仲由的孝敬之心。仲由在發達的時候非常的感慨,他想要報答親恩,但卻苦於再也沒有機會了。他的感慨正是千百年來所有孝子同樣的感慨。

仲由是周朝春秋時候魯國人,是孔老夫子得意的門生,以政事聞名。他從小生長在很貧窮的家庭里,所吃的都是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無力供養父母豐富的三餐,所以總是常常在想:我如何能為父母準備好一點的飯菜?

家里沒有米,為了讓父母吃到飯,他必須要走到很遠很遠的百里之外才能買到米,再背著米趕回家里,奉養雙親。百里之外是非常遠的路程,今天如果要叫我們走半個小時去買東西,假如是嚴冬寒風刺骨,我們可能會打退堂鼓,不想出門,如果是炎炎夏日,汗流浹背,要走路五分鍾、十分鍾,可能我們就不愿意走這段路。

然而仲由他卻甘之如飴,愿意為了讓父母能吃到米飯,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背回家,如此的艱辛,確實是極其不容易。因而,他的孝行垂范於後世,成為了千古美談。孝子的心如此懇切,順自己的父母,如此的用心,讓父母得到這麼好的供養。可以想象,當年,父母在身邊的時候,仲由是何其快樂,把好的東西都讓給父母。他敬愛父母之心,可以窺見一斑。

仲由在父母雙雙過世之後,就南下到了楚國。楚王聘他當官,給他很優厚的待遇,一出門就有百輛馬車跟隨(可見他的官不小),每年給他的俸祿有萬鍾(萬斛)之多。古人為官所得的俸祿,往往是以粟或糧來計算。仲由所得的待遇很高,家里有萬斗的米糧。

古時候沒有椅子,經常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坐需要有一塊墊布,正如同現在的蒲團一樣。在很貧窮的時候,仲由用的是非常單薄的坐墊。等到發達之後,他的墊布可以重重累積,坐起來特別的舒服,所吃的飯菜、菜肴也非常的豐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斷,但是,父母已經不在了。

仲由并沒有因為物質條件好而感到歡喜,反而非常的感嘆。他是那麼的希望再回到過去的生活,希望往日的情景能依稀留下來,可是父母已經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負米百里之外,都永遠不可得。子路思親孝親之心、他對父母的思念,不會隨著父母的過世和他自己今日的顯達,而有絲毫的遺忘,對父母,他始終是念念不忘。所以孔子就說『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當老師孔夫子得知仲由如此思念父母,并一再為在父母生前沒有辦法盡心盡力奉養而自責的時候,孔子說道:子路在父母生前已經盡心盡力了。父母過世的時候,雖然喪事無法用優厚的喪禮來辦,可子路十分盡孝,已經盡了為人子應有的禮節。所以孔子并不認為子路有失孝子的本分,他非常贊嘆子路,認為他是一位非常孝順的人。

在孔門四科里,孔夫子最重視的就是「德行」,在孔子會下,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非常孝順父母的人。子路雖然是以政事聞名,但他更是一位孝子。

李文耕謂事親之事。承顏日短。報德思長。如仲氏子者。方樂負米之歡。旋抱銜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鐘鼎而徒然。子欲養而親不待。蓋千古有同慨也。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養之及時也乎。-講評文

李文耕先生說到,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子女長成之後,正是父母衰老之時,更何況人生無常,與父母相處之日甚為短暫。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德非常的長遠,不是為人子所能報答得盡的。所以孟子說:「大孝終身慕父母。」孝順的人,一生永遠不會忘記父母給予他的恩德。

這樣的恩德,我們無法在一生當中、在與父母相處的時間當中,報答得盡。就好比仲由一樣,他正要承歡膝下的時候,父母卻先後過世了。父母還沒來得及得到子路更優厚的奉養的時候,已經不在了。

父母過世之後仲由非常的傷心,他很思念那段貧苦的日子,雖然很清苦,但是他非常的快樂。子路的孝心使得父母即使吃穿都不好,然而卻非常快樂,這使子路在精神上感到十分的寬慰。而今天,雖然所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父母已經不在了。今天吃這碗飯,想到過去赴百里之外背米回來,同樣的景象,而親情已不在了,又有什麼用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告訴我們,我們與父母相聚的時間很短暫,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為時已晚。但愿我們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孝養要及時,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

仲由他不僅是一位孝子,而且還是一位非常敬重老師的人。當他不幸死於衛國的噩耗傳來的時候,孔子非常的痛心,他說道,自從他收子路為門生之後,子路就經常跟隨在老師的身邊,子路在的這段日子里,從來沒有人敢對孔夫子惡言相向,也沒有人敢侮辱孔夫子。所以他很感慨、很痛心這樣一位賢才就這麼死於衛國。

子路他的個性剛猛,是一位比較急躁的人,所以孔夫子對他有特別的教誨。有一次子路將要出仕他國,向孔夫子辭行,孔子就以五種警戒之事教導子路,希望他能好好的以這五條來戒惕自己。他告訴子路,為政之時應該要注意『不強不達、不忠無親、不恭失禮、不信無復、不勞無功』。

首先,一位士君子,雖然有理想、有目標,可是如果你不能承擔責任、不能堅強、不能發憤圖強,你就沒有辦法達到目標、達成理想。所以一定要堅強,「不強不達」。

第二,「不勞無功」,做官之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要親自力行,做很好的典范,才能把事情完成,否則底下的人不愿意向你學習,你又如何能施展你的抱負?

第三,「不信無復」,人一生最講求的就是信用,如果一朝失信於人,往後要別人再相信你,就更加困難。

「不忠無親」是說,任事一定要忠於你的職責。不能忠於你的職責,你就沒有辦法拉攏所有為你效勞的人。

「不恭失禮」,做任何事情,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和真誠的處事態度,那是失禮的,就沒有辦法廣結善緣,得不到大家的支持。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要推動政事就很困難。孔夫子告誡子路的這五樁事,非常適合我們現代人來學習。

子路非常敬重他的老師,他臨終的時候,帽子的帶子斷了,掉在地上,他還去把帽子扶起來,把衣服拉整齊,把帽子戴好,才過世。這種精神是孔老夫子當時教導他的,一位士君子從始至終都要恭敬有禮,子路在臨終時還猶然記得老師的教誨。可見孝順的人,他同樣是尊師重道之人。

子路的負米百里使我們對於孝親尊師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孝敬的人不會有任何的困難,只要有心孝養父母,是沒有不能夠克服的障礙的,子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以上改編自楊老師講《德育故事》

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