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家庭教育

 

 

 

為孩子橕起防止污染的傘
   

相信,每個家庭都希望有健康活潑的孩子,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出人頭地。為培養孩子,讓孩子有好一些的生活,父母辛苦忙於工作。在物質上,也許可以做到讓孩子沒有欠缺,對於孩子所需,也能盡量給予滿足。可孩子成長過程中,他接觸到什麼,受到什麼影響,心里想什麼,更需要什麼,我們真能了解嗎?

不良內容 深如泥潭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傷心而憤怒的父親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才十二歲,卻被手機上的色情網站迷惑,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父親不知道,手機竟然可以上網;父親也不知道,竟會有那麼多不堪入目的色情圖片、網站;父親更想像不到,自己的孩子才十二歲,怎麼會被這些所誘惑?也聽過一位朋友傷心地說,她在外打工回來,在女兒的書包里,竟發現一本小小的色情小說,內容從頭到尾實在是不堪之極。當時,她真是很震驚,因為她的女兒只是小學生。

我們聽到此,不禁會驚顫,孩子接觸到的到底是什麼?這些不良的書籍、網站,對他們一生的健康發展,會產生多可怕的影響?孩子在我們身邊,我們了解他們嗎?孩子出外求學,我們會知道他們的生活嗎?

有些孩子已成年,卻沈迷於不良書籍、網絡,夜晚常常很晚才睡,有的常在凌晨四點後休息。白天起來無精打采,或者睡到中午,不吃早餐,打亂正常的作息與生活規律,如此不久,身體很快就垮了,年紀輕輕,體力精力卻很差。沈迷於欲樂,不知進取,成績下滑很厲害,品德的下滑更加快速。頭腦里常常是那些不好的影像,極大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交友。不曉得這些會帶給自己的危害,身邊沒有明白人加以提醒,對父母也難以啟齒,於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行越遠。長期下去,健康、青春、志向都被一一磨損。

不良的書籍、影視、網絡游戲,像泥潭一樣,孩子一旦深陷其中,就難以自拔,越陷越深。我們為人父母,怎麼能不警惕,怎麼能不防止孩子陷入其中?《三字經》有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照顧、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責任,不要失去教育好孩子的時機。當我們愿意抽些時間出來陪伴孩子,用心與孩子交流,想要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并不困難。

教導無方 繼續受害

因此,若發現孩子受到不良污染,或是孩子主動向自己坦白迷戀於色情信息,此時,正是要將孩子從錯誤的道路上引導回來的時候。倘若只是悲痛、責罵,隨著自己的情緒責備孩子,恐怕會將事情變得更糟。曾有位母親,得知孩子沈迷於色情網站、視頻,悲憤不已,責罵孩子,說了一些過激的話。孩子聽了很慚愧,也想改過。然而沒兩天,母親因為情緒不平又繼續責罵孩子,孩子羞愧難當,於是乘母親不在家時自我傷害身體,一家人因此而痛苦不已,母親也是追悔莫及。當一個錯誤發生後,希望的是糾正這個錯誤,而不是將錯誤擴大。

一味的責罵不妥,視若無睹或由孩子自己解決,也不妥當。一位父親無意中得知孩子上了不良網站,雖然沒有說令孩子難堪的話,卻將問題留給孩子自己解決,說相信孩子自己可以處理好。父親沒有在網上設限,也沒有引導孩子如何走好,也未曾問過孩子狀況如何,是不是需要父親的幫助。孩子雖然一時受到感動想改過,但時間不久,他的心又蠢蠢欲動起來,仍然想去尋找不健康的內容。此時,放任孩子自己面對,便很危險了,孩子很可能再次陷入。

有效指導 良好溝通

當孩子的心性還沒有穩定,德行的根基還沒有打牢,或者他還不知道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時,我們應當陪伴在孩子身邊,為他橕起那把防止污染的傘,讓他更好地成長,更懂得如何面對、抵制誘惑。畢竟,有些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年齡雖然不小,但心智卻未必成熟。

因此,當面對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讓孩子認識到不良影視、書籍等會對自己的思想、身體以及未來造成什麼樣的嚴重後果,認識它們對社會安定會有怎樣的危害性,從而生起遠離不良視聽的心。諸如此類迷戀情色所產生惡果的例子,古今中外不少,可令孩子引以為戒。

另一方面,也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悲痛心境,體恤父母辛苦付出,是為他一生著想,當他荒廢自己的人生,會讓父母一生的努力白廢。使他也知道,自己的墮落,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會對家人產生什麼樣的傷害,會對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在家庭中,在團體中,在社會中生存,需要考慮自己對家與社會的影響。以此提起他的家庭、社會責任感,更有勇氣與決心抵制誘惑。

平常的生活中,試著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愛好,諸如書法、太極拳、讀誦經典,又或學習一些他有興趣的技能。鼓勵督促孩子每天堅持運動,鍛煉身體,并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生活有了規律,每天過得充實而快樂,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就會轉移。

有機會時,父母還可以帶領孩子去認識、接觸一些積極向上的人,或與孩子一起從事一些公益活動,感受健康樂觀的氛圍,也體會助人的快樂。每日,與孩子講幾則圣人故事,或讓孩子讀讀《八德故事》,或其他圣賢教誨,不斷熏習,在孩子內心樹立起善良正義的形象,提陞他內在的正氣。正氣足了,便能抵制歪風邪氣。紮好德行的根,就像樹根紮穩了,再大的邪風,也吹不倒。

除此之外,也應當多與孩子交流溝通,聽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在學習、生活、交友中遇到的困難,引導孩子用良好的心態面對。在交流中,還可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兩性關系,與同學保持真誠友好的關系。讓孩子了解,建立家庭的意義,不單是兩個人之間的情義,也是為照顧父母長輩,培養好下一代。一旦成家,就有了家庭的責任,不論是丈夫或是妻子,是父親或母親,都有其責任在。單憑一時的感情沖動是不能長久的,彼此間更需要理解寬容,需要真誠以待,需要互相忍讓。在交流中,使孩子提起理智,用智慧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熏習德教 引回正道

有謂是「知恥近乎勇」,孩子能生起羞恥心,生起責任、理智與希圣希賢的心,能督促自己更好地改過自新。《三字經》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有一顆向善之心,能啟發這內在的向善好德之心,自然與邪惡遠離。

「學好三年不足,學壞一日有余。」品德的培養,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但內在習氣深重,一旦遇上不好的外緣,便很容易墮落下去。面對孩子的失足,更需要我們有耐心陪伴孩子,引領他走回正道。有位母親因長年在外工作,不能陪在孩子身邊,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放假回家,她便推薦孩子學習《弟子規》,與孩子一起聽老師們的講座。孩子原本接觸不良朋友,迷於不良信息,當聽完老師們的講座後,內心產生很大的震動,主動向母親認錯,哭訴自己沈迷於不良信息的過錯。母親聽後雖然很驚訝,但也提起理智,有了警覺,鼓勵孩子戰勝惡習,改過自新。

此後,母親回到外地工作,仍然經常電話與孩子談心,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與心理狀態,鼓勵孩子發奮。孩子在母親的鼓勵下,堅持學習圣賢教誨,也堅持不再看任何不良信息,還與一些學習傳統文化的人為友,互相督促,成績很快得到了提陞,性格也變得柔和起來,經常出去做好事。看到孩子的轉變,母親的心感到安慰了。要引導孩子向善,并不是不可能,但需要我們用心去付出,引領他走回正道。

我們每個家庭,最重要的莫過於教子,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也是培養下一代。只有一代比一代更優秀,更出色,家族才會越來越興旺,社會也才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照顧、教育好我們的孩子,不能輕視。這些,不僅需要父母老師的付出,也需要社會每一個人真正關愛下一代,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打造更潔凈的環境。讓我們用愛心,愛我們的家園,愛我們的孩子,只有孩子好了,一個家才能真正好;只有孩子好了,一個國家,也才能真正繁榮富強起來!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