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達福禍之理 邁向幸福人生

——《誡子歆書》讀後感

劉向,字子政,楚元王四世孫,是漢宗室。他曾任諫議大夫、光祿大夫、中壘校尉等職。為人簡易無威儀,是一代積學之士。他一生所著的書很多,有《洪范五行傳》、《列女傳》、《列仙傳》、《新序》和《說苑》等。

其子劉歆任黃門侍郎時,劉向擔心他年少得志,受福驕奢,因而寫了此信以為警示。在信中,劉向援引了史實及格言,在不長的篇幅里,將禍福倚伏的道理說得極為透徹,讀來令人受益匪淺。

「賀者在門,吊者在閭」。人們常以得到名望、地位、財力等來表示受福,可當這些福來臨後,卻常因此得意起來,變得驕奢傲慢。有了這樣不良的心態後,行為舉止就不能謹慎,甚至做出許多違理之事,禍因此就不遠了。所以說「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故吊隨而來」。并非有福就必然有禍,而是因為受福之後,不知如何惜福,反而因福造惡,以不善的心念、言行,造作種種不善之事,如此,災禍才接踵而至。

文中引用了齊頃公的故事來說明,齊頃公是春秋時齊桓公之孫。公元前589年,晉齊大戰,齊頃公自恃強大,輕視敵軍,結果竟全軍潰敗,自己也險些被俘。正是自認為強大,產生了驕慢之心,輕視對方,才造成了大敗的結局。

反之,「吊者在門,賀者在閭」。災禍來臨時,卻敲醒了警鐘,深刻的打擊,讓人更容易警覺。齊頃公在大敗之後,痛定思痛,有了警醒,於是回國後吊死問疾,扶貧救困。在他的勵精圖治、節儉勤政之下,齊國又逐漸強大起來。魯衛等國見齊國壯大,便返還了他們所侵占的土地。證明了「有憂則恐懼敬事,敬事則必有善功而福至也」。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謹慎的態度,使處事更為周到。「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可以防止許多錯誤發生,思緒也更為周詳。如此謹慎敬事,認真辦事,有功於社會,那福也隨之而來了。

難怪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說「謙受益,滿招損」,都在警示我們,不可安逸自滿,也不要傲慢自恃。特別當受福時,難免引來妒忌誹謗,此時,能保持一顆謙恭之心,則可平息許多的不平與埋怨。

劉歆年少得志,劉向貴為重臣。可劉向在自己孩子得到官職時,并非洋洋得意,夸贊自己孩子有出息,卻是教他要謹慎恭敬,戰戰栗栗,這真是一顆深愛其子的心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劉向對兒子殷殷告誡,更顯父親的智慧與遠見,難能可貴。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與禍,就在門閭之間。人人欲趨吉避兇,但若身處順境,不知謹慎惜福;得到惡果又不能警醒,甚至還怨天尤人,那人生則將越走越黑暗。

劉向誡子,警誡的不僅是劉歆,熟讀過程中,也警惕我們自己,禍福相倚。因此,禍來不必恐懼,自我勸勉,改過向善,反而會是福的開端;福來了也不必喜悅過頭,若不能警惕,時時檢點,福也有可能轉成禍。但知這禍福相倚的道理,以圣賢教誡來勸勉自我,福也就長伴左右,那一生想要幸福美滿,自然也是唾手可得了。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大方廣網站
  網站導航 - 聯系信箱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