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悲絲

 

秋林舒嘯圖

繪畫:顏 嶧

立軸 絹本 設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 縱140厘米 橫81.8厘米

 

  此圖構思奇巧,清麗多姿。霜葉如丹,青松如染,朱青相映,枝干槎蚜交錯,蛇曲龍蟠,山巖如盤,流泉有聲,有高士舒嘯於林泉間,侍者相從,車停於路旁。寫景抒情較為真實 。筆墨蒼勁,山石用勾斫法,質理分明。人物鬢眉用勾勒提空法,刻劃精微。畫風頗類袁江。

 

*-*-*-*-*-*-*-*-*-*-*-*-*-*-*-*-*-*

 

  一琴曲《墨子悲絲》,又名《墨子悲歌》、《墨子》、《悲絲》等,相傳為 春秋戰國時期魯國墨翟所作。

  墨翟,生卒年不詳,相傳原為魯國人,後長期居住在宋國,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他創立的墨家學說,在當時產生過廣泛的影響,與儒家同被稱之為「顯學」,現有《墨子》一書存世 。

  春秋戰國,諸侯紛爭,弱肉強食,以暴凌寡,百姓疾苦不堪。墨子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心懷悲惘憐憫之心,積極針對現實問題,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事鬼的主張,以期能力挽狂瀾,拯救世道人心。

  有一回,墨子見人染絲,感慨於「(絲)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色,染了黃顏料就變成黃色。染料不同,絲的顏色也跟著變化。」聯想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而國家隨人事而興衰,社會隨風俗而浮沈……於是,引發了他對社會人生的深沈思考。

  他認為,不但絲會很容易地被染成各種顏色,一國之君也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無論是「功名蔽天地」的「仁義顯人」,還是「為天下謬」的「不義辱人」,無不是外來的影響所致。「士」也不例外,如果所交的朋友都愛好仁義,都淳樸謹慎,懾於法紀,那麼他的家道就日益興盛,身體日益平安,名聲日益光耀;如果所交朋友都不安分守己,結黨營私,那麼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體日益危險,名聲日益降低……

  交友不慎,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因此,墨子發出了「故染不可不慎也」的 感嘆! 此曲為廣陵琴派大曲之一。曲譜最早見於明末楊掄所譔《伯牙心法》(1609年),《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等也收有此曲。樂曲反映了墨子感傷世人隨波逐流、隨欲浮沈而不能自拔,猶如潔絲染色,失去本來面目。

  曲意深刻,音韻悲愴,音調悠揚,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墨子在這里流 露出一種潔己自愛的感慨之情。

  

 

<返回>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