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爐夜話 】

 

【原文】

教子弟於幼時,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檢身心於平日,不可無懮勤惕厲工夫。

【譯文】

教導子弟要從幼時開始,培養他們凡事應有正直、寬大、無所隱藏的氣概。

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不能沒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礪的修養。

 

【原文】

與朋友交游,須將他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

對圣賢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

【譯文】

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須仔細觀察他的優點和長處,用心地學習,才能領受到朋友的益處。

對於古圣先賢所留下的言論,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作到,才算是真正體味到了書中的教誨。

 

【原文】

處事要代人作想,讀書須切己用功。

【譯文】

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多替別人著想,看看是否會因自己的方便而使別人不方便。

讀書卻必須自己切實地用功,因為學問是自己的,別人不能代替。

 

【原文】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譯文】

一個信字,是吾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人不可沒有信用。

一個恕字,是與別人交往的重要品德。因為恕即是推己及人,因此不會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於己於人皆為有益,所以值得終生奉行。

 

【原文】

一言足以召大禍,故古人守口如瓶,唯恐其覆墜也。

一行足以玷終身,故古人飾躬若壁,唯恐有瑕疵也。

【譯文】

一句話就可以招來大禍,所以古人言談十分謹慎,以免招來殺身毀家之災。

一件錯事足以使一生清白受到污辱,所以古人守身如玉,唯恐作錯事而使自己終身抱憾。

 

【原文】

顏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賢人處橫逆之方。

子貢之無諂,子思之坐弦,是賢人守貧窮之法。

【譯文】

遇到有人冒犯,顏淵不與人計較,孟子則自我反省,這是君子遭橫逆時的自處之道。

貧賤時,子貢不去阿諛富者,子思則依然彈琴自娛,這是君子處貧窮中的自守之法。

 

【原文】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自足矣。

常思某人德業勝於我,某人學問勝於我,則可以自漸矣。

【譯文】

常想到有些人的環境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運也不如自己,就應該知足。

常想到某人的品德比自己高尚,某人的學問也比自己淵博,就應該慚愧。

 

【原文】

富貴易生禍端,必忠厚謙恭,才無大患;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

【譯文】

富貴容易招來禍患,一定要誠懇寬厚地待人,謙遜恭敬地自處,才不致發生災難。

人一生福祿都有定數,一定要節用儉省,才能長久延續。

 

【原文】

飽暖人所共羨,然使享一生飽暖,而氣昏志惰,豈足有為?

饑寒人所不甘,然必帶幾分饑寒,則神緊骨堅,乃能任事。

【譯文】

人人都羨慕吃得飽、穿得暖的生活;可是,就算一生都享盡飽暖,而精神卻昏昧怠惰,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忍受饑寒是人們所不樂意的;可是,饑寒卻能策勵志氣、抖擻精神、強健骨氣,如此才能擔當重任。

 

【原文】

愁煩中具瀟灑襟懷,滿飽皆春風和氣;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譯文】

在愁悶煩惱中,要有豁達而無拘無束的胸懷,心情才能如徐徐春風般一團和氣。

在昏暗環境里,要保有光明的心境,內心才能象青天白日般明亮無染。

 

【原文】

但責已,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但信已,不信人,此取敗之由也。

【譯文】

只責備自己,不責備別人,是遠離怨恨的最好方法。

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是做事失敗的主要原因。

 

【原文】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

【譯文】

懷中常抱著仁孝之心,那麼天下任何不正當的行為,都不會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一切行為中應該最先做到的。

一個人心中一旦起了邪曲的淫惡之念,那麼平常很不愿做的事,也不難做出來;所以,淫是一切罪惡行徑的開始。

 

【原文】

凡遇事物突來,必熟思審處,恐貽後悔;不幸家庭寡起,須忍讓曲全,勿失舊歡。

【譯文】

遇到突發的事情,一定要仔細地思考,慎重地處理,以免事後反悔。

家中不幸起了瑕隙,必須盡量忍讓,委曲求全,不使過去的情感遭受破壞。

 

【原文】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窮,只行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譯文】

行善的方法是無窮盡的,只要能講一個『讓』字,人人都可以做到。

處世的道理何止千萬,只要作到一個『敬』字,就能使諸事規范起來。

 

【原文】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已往之得失,且不必論,但須論已。

【譯文】

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對是錯,還不能確實知道,哪還希望知道他人的對錯呢?

古人過去所做之事是得是失,暫且不要評論,重要的是先要明白自己的得失。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