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贤教育是根本,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唯有「仁义道德」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才能真正给世界带来和平。
|
◎
我们面对成人讲课的时候,也要落实到他们的生活上,去提醒他,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他才会欢喜接受。我们的语言别人喜不喜欢接受,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看到别人的需要。所以言语漂亮并不是自己关在书房里编出来的,金玉良言是从慈悲心里流露出来的,这个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才是真正的契机。契机的根本还是我们有一颗慈悲心,所以我们讲课时一定要捧出我们一颗慈悲心来——这样的态度,这是真正能抓住一个契机点。
|
◎
你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按照圣贤的教诲,即使你没有教孩子《弟子规》,但是你已经在身教了。《弟子规》也不是说你把这本书捧出来在那里读一下、在那里背一下,这就是教《弟子规》,绝对不是的。我们教《弟子规》也不可以教偏了。那为什么要教《弟子规》?《弟子规》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落实,而不在于拿一千零八十个字来读、拿来背。所以,虽然有些家长没有读过《弟子规》,但是他为人处事的态度都符合《弟子规》,那他已经在教了,已经在教孩子这些态度了。当家长以身作则时,就会上行而下效。
|
◎
因为孩子所有的人生态度不是架在真空中的,不是在一个苗圃里面栽一个花朵。当一个人真正对教育有认知的时候,你就不会想帮孩子创造一个真空的环境。我们讲“要帮孩子挡住污染”,这句话要理解透、要理解清楚。我跟这些家长讲:帮孩子挡住污染,不是张开我们的翅膀让孩子躲在我们的羽翼底下,不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真空的环境,挡住污染。什么叫挡住污染?是你能帮助孩子,时时陪伴孩子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孩子面对污染提起正念,这叫挡住污染。要不然孩子在真空环境里成长,他一出去面对外面的境界马上就转变掉啦,所以也没用。挡住污染是可以撑把伞,而不是说完全不让他接触,如果完全不让他接触,他的免疫功能就会很低,所以外面的细菌一进来他就会马上病倒的。
|
◎
“挡”是陪伴孩子在面对境界的时候提起正念,面对污染的时候提起正念,而一个孩子能时时提起正念,他的人格就已经成就了。一个家长可以带给孩子这样的人生态度,首先自己要在任何的境界里时时能提起正念,你自己都被环境转得一塌糊涂了,你还可能帮孩子提起正念吗?所以你自己要时时提起正念,这个是根本。
|
◎
孩子教育的错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家长「以身作则」的态度提不起来。我们往往不是演给孩子看,而是说给孩子听,说多了孩子也会去用经典照别人,去看别人的缺点。家长忽略了「以身作则」的态度,不是做给他看。所以从这点我们体会到,教育孩子的根本都在老师的修身功底、都在家长的修身功底,这个是根本。
|
◎
当我们听课的时候,第一个一定不是要把原理告诉孩子,去教育他,一定是我要怎么做?当家长提不起我要怎么做,老师提不起我要怎么做的这个态度的时候,孩子绝对没有办法教,绝对没有办法去引导他,孩子看到的只是你的虚伪,你说一套做一套。你看你尽管给孩子很好的教育,用圣贤的教诲教导他,孩子接受不接受得了?他也不是一下子能接受的。所以你自己学习时当下去做到,尽心尽力去付出,你孩子回来后在跟你应对时自然会看出你的付出,这样你在潜移默化之中已经在改变孩子了。我们要放下这颗急躁的心,你的心平,孩子的心才直接感受到我们对他的这份爱,而你的急躁一直带给孩子是你在控制我、你在教训我。所以「以身作则」的态度非常非常的重要。
|
◎
孩子过失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以身作则」疏忽了,只是以为不断地教孩子听、讲给孩子听,而自己不去做。当你时时去体会、去做,你的问题都会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