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菁华录 卷

侯官吴曾祺评注

檀弓上第三

   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

   此节当由记者读圣人过犹不及一语。故撰成此事以实之。

   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惠子卫将军文子弥牟之弟惠子废適*子虎而立庶子故子游特为非礼之服以讥之

   何不明白说出。使人如听谜语。猜摸不着。非忠告之道也。

   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敢辞。子游曰。固以请。文子退。扶適子南面而立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子游趋而就客位。次言敢辞者辞其立于臣位也此时尚未喻子游之意及子游言固以请则文子觉其讥矣于是扶適子正丧主之位焉而子游之志达矣趋就客位礼之正也

   丧事欲其纵纵尔。吉事欲其折折尔。故丧事虽遽不陵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纵纵给于趋事之貌折折从容中礼之貌丧事虽急遽而不可陵躐其节次吉事虽有立而待事之时而不可失于怠惰若骚骚而太疾则鄙野矣鼎鼎而太舒则小人之为矣犹犹而得缓急之中君子行礼之道也

   连用数叠字。极见形况之妙。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桓司马即桓魋靡侈也

   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敬叔鲁大夫孟僖子之子仲孙阅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也贫也。

   此章所记与圣人分量殊不称。圣人虽急于救时。然于进退之际。不可以苟。岂有人不以礼来。而汲汲以求之之理。至于生前预营棺椁。此常人且为之。何待圣人。当是一时相传有有若似圣人之言。故因假为曾子诸人问答之词以实其说。非真有是事也。而其文往复有意理。深得辞繁不杀之妙。使人百读不厌。

   又按所载桓司马南宫敬叔二事。已见孔子家语。与此文大同小异。当是作者掇拾旧闻。因杜撰后二事以益之耳。

   陈庄子死。赴于鲁。鲁人欲勿哭。缪公召县子而问焉。县子曰。古之大夫。束修之问不出竟。虽欲哭之。安得而哭之。

   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且臣闻之。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公曰。然。然则如之何而可。县子曰。请哭诸异姓之庙。于是与哭诸县氏。

   畏而哭之。此语得所未闻。然则佞哀拜郎。古人亦有行之者矣。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

   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鬛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此言封土有此四者之形封筑土为坟坊堤也马鬛封马鬃鬛之上其肉薄封形似之也尚庶几也乎哉疑辞谦不敢质言也

   厚葬非礼。读此节可悟。

   当与延陵季子葬子一节参看。

   注:*「適」字通「嫡」,简体「适」字没有「嫡」的意思在,所以保留正体字。

—— 未完待续 ——

上一页 //下一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www.df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