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库荟要》子部 孔子家语·卷一  政事 管理 1.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相鲁第一) 2.     
              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 (犴,音àn,牢狱。古代乡亭的拘留所,后泛指监狱)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始诛第二) 3.   
              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王之道也。(王言解第三) 4.    
              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 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王言解第三) 5.   
              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而俗朴(王肃注:朴,悫愿貌),男悫(悫,音què   
              , 朴实忠厚)而女贞。(王言解第三) 6.   
              明王之政,犹时雨之降,降至则民悦矣。(王言解第三) 7.   
              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大婚解第四) 8.   
              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庶物,万物也)从之。(大婚解第四) 9.   
              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大婚解第四) 10.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行则民作则(则,法则,效法)。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恭敬 以从命。(大婚解第四) 11.爱政而不能爱人,则不能成其身;不能成其身,则不能安其土;不能安其土,则不能乐天 (王肃注:天,天道也)。(大婚解第四) 12.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五仪解第 七) 13.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五仪解第七) 14.事任于官(王肃注:言各当以其所能之事任于官),无取捷捷(捷捷,能言善辩的样子),无取钳钳(王 肃注:钳,妄对不谨诚),无取啍啍(王肃注:啍啍,多言)。捷捷,贪也(王肃注:捷捷而不已,所以贪也);钳钳,乱也;啍啍,诞也(王肃注:诞,欺诈也)。故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悫(悫,音què。朴实,诚谨)而后求智能者焉。不悫而多能,譬(pì)之豺狼不可迩。(五仪解第七)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