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生活学堂 每周经典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前往北京诚敬仁首页

事虽小 勿擅为

 

小时候,常想长大了要做大人物,大事业。也看了许多英雄的故事,人物的传记。特别羡慕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也敬佩关云长的忠肝义胆,还有钱学森的爱国敬业,爱迪生的百折不挠。总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就大业,名垂千古。

一直觉得要成就大事业,就得有大时代、大舞台、大本事、大机遇,但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逐渐发现,人有理想很重要,但许多时候,若只是好高骛远,则往往会使自己忽略了生活中的小事、实事、家常事、基本事。

小时候,常会做错事。可做错后对于长者当时的提醒,却总是当作耳边风,认为那是小事。直到有一天,错误的累积给自己带来相当大的痛苦,或者是某一件与此有关的事情发生后,足以使自己感到震惊,才会有所悔悟,才知道小事也不能任意妄为。正如《弟子规》所讲的「事虽小,勿擅为」。

末学将「事虽小,勿擅为」理解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小善小恶随着次数的累积,时间的延续,会成为大善大恶,大善能成就人,大恶却能毁灭人。

先说说生活中的一些习惯问题吧。

小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常出现一个坏习惯,就是会时不时地使劲眯一下眼睛,样子很不端庄,据说是肝火过旺造成的。当时长辈也会提醒我,可我不以为意。直到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成年人,五官也长得挺端正,可他走着走着,就会使劲眯一下眼睛,还会抽一下肩膀。当时见到觉得好难看。于是联想到自己长大后如果也变成这样,那真的很丢脸。于是下决心要改掉。恰好有一天家门口来了一位少数民族的游方郎中,她会治这种毛病。她的治疗方法是,用针在十根手指的指尖上针刺放血,再加上喝草药汤。一段时间后,眯眼睛的毛病也就好了。

事后想想,当时针刺得那么痛,草药也很苦,为什么自己也能忍受得住。应该是大街上那位成年人的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改过的意愿很强烈。当自己有心改过时,助缘就会出现。同时也感悟到,一个人如果任由自己身上的小毛病蔓延生长,当不可控制时,很可能会毁掉自己的前途。

第二件事,是写字潦草。写字潦草是许多人都会犯的毛病,也是典型的“事小擅为”的行为。

末学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写字时的坐姿和握笔都不正确,造成手臂手腕过度紧张,写字时对笔总不能掌控自如,造成字迹的生硬或潦草。可是很奇怪,自己对书法却又很喜欢,总想把字写好。我也常常调侃自己是一位“写字潦草的书法爱好者”。

而现在我能成为一位书法老师,不得不感叹杨老师「永字八法基本功」教学法的正确合理。经过几年的学习与教学,并用心体会,发现杨老师的教学法,都是在小处着手,细微处调整人的动作与心。

看似很简单的一撇一捺,一顿一收,一拧一转,不但使我的字变好了,还改善了我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

在这里,末学想从书法的起笔、行笔与收笔三方面谈谈自己的受益之处。

以前做事急于求成,从书法的起笔让我学会了慎于始。在对孩子们的教学中,发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下笔鲁莽,起笔很粗;另一种是下笔很慢,小心翼翼,但很紧张。这些孩子我会提醒他们,在下笔前做一个短促的停顿,再随着均匀的呼气下笔。这样就不易紧张而且会有所控制。就像在唱歌时,乐句的第一个字出来之前,若能作短促的停顿,可使大脑清晰,力量集中,再随着均长的气息将乐句唱出,则效果会好得多。

可见艺术技巧的把控,都在细微之处,这正是「事虽小,勿擅为」的体现。

以前做事有浮躁并缺乏耐心的状况,在书法的行笔之中,我学会了淡定从容,并善于观察周边情况。

教学中也常会见到孩子们行笔歪歪扭扭,或因手臂过于紧张,或因方向不明确,或因握笔不稳,或因心神不定。这时候就会发现这些孩子是来考验老师的,做教学的老师就得很有耐心,逐一地在细微处解决他们的问题。手臂过于紧张的要调整姿势,放松肩膀,感受手臂的重量;方向不明确的用硬笔先画出方向让他照着描;握笔不稳的调整握笔姿势,并提醒怎样用对手指与关节的力;心神不定的最好先做描红,往往能达到很不错的效果。

书法教学中,总是在不断地解决小问题,问题解决了,孩子们就成长了,不但学会了写字,也学会了做人做事。

因为喜爱唱歌,书法的行笔练习对我的歌唱技巧也有提升作用。歌曲的乐句在进行中时,要同时体会它的力度、情感、时值等诸多因素。就像书法的行笔中,眼睛的余光要注意周边,把控距离。并且也要有匀畅的气息和专注度。艺术是相通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互相都有促进作用。

再说说书法中的收笔。我以前做事常会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而书法中的收笔,无论是渐渐提笔收还是顿笔收,都不能马虎。只要稍不注意,笔画就表达不到位,墨迹的显现是很明显的,骗不了自己更骗不了他人。这是书法与音乐的不同之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是稍纵即逝的,若唱歌时四拍的延长音,你唱了两拍半或三拍,对于不是很专业或对歌谱不熟的人,他可能不会注意到你唱错了,书法却不一样,写在那儿清清楚楚。所以一个人要学习严谨的态度,从书法入手是最好的。

而对于歌唱来讲,乐句的收尾与书法笔画的收尾是一样的,该长音收的,就该时值拖足,渐弱结束如同书法的提笔收,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强音结束如同书法的顿笔收,果断有力,给人以震撼的效果。

新六艺国学班
新六艺国学班
(流畅模式)
(高清模式 手机用户模式)

末学总结多年来对于艺术学习的体会,发现它们不但提升了个人做事的能力,也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修养。在教学中,我常会对学生说:“气质、气质,要想气质好,先得改善气的质量”,也就是要调整好呼吸。古语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呼吸的调节都在细微处,所以许多事都要靠调整气息得以完成,包括身体的健康。当然,这些在书法与音乐的学习中都是可以得到锻炼的,只要我们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再者,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若以恶小而为之,可能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许多年前,在高中教书。有一次开运动会,操场周围与中间有许多学生,我因为一些急事在操场中间快速走着,穿着一件风衣,没有扣扣子,自我感觉这样挺凉爽的。一位学生看见了笑眯眯的对我说:“老师,您这件衣服穿着好有江湖气哦。”当时我马上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这一路走过来可能有好几百甚至上千人都看见了,若那些以老师为榜样的同学看见了,今后都向我学习,那学校不是要变成“江湖”了吗?这就是对小事不严谨的后果。想起这件事,就深感惭愧。同时也不禁替现在的一些明星及公众人物捏一把汗,媒体这么先进,传播速度又那么快,若做了有损道德之事,被人骂还好,若被人仿效,罪过可就大了。

刚来到「北京诚敬仁」通州小院时,看到各位老师都穿着端正的唐装,平稳的布鞋,面容慈祥而喜悦。让人感觉到这里的祥和、积极与严谨,更有一种团队的凝聚力。在这里也学会了「冠必正,纽必结」。可见穿着看似小事,却影响巨大,不可擅为。

从种种事象上都能看出小中能包含着大,就像一粒种籽,种下去后能长成大树,结出成百上千的果实,果实里又有成千上万的种籽,若都种成树木,那将是一片森林。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念头”。

许多事情是用肉眼就能看得见的,但心却难以把捉,看不见,听不到,可它又往往会引导人的行为。

细读《弟子规》,朗朗上口的语句不断地重复,在自己心里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在生活中,需要的时候,《弟子规》的语句就会自然地出现。从而改变自己的心,调整不当的行为。

有一次坐公交车,上车的人很多,我走在前面,发现有好多位置可以选择,但又看到后面有好几位老人和带小孩的妇女,脑海里就闪出了几个字「融四岁,能让梨」,一个“让”的念头出现,我就选择了站,当然,座位很快就被人坐满了。当时也有好几个人看到我先上车却没有坐,当他们下车时就会善意地表示让我去坐他的位置。使我觉得一个人只要一念转为善,世界就会变得很美好,一路上也感受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喜悦。

生活之中,可能有许多时候,我们所做的正确的事会被人误解,这个时候,自己如何做是很重要的。

一位学书法的成年人,每次都在周日的下午来上课。有一次周日,上课的时间到了,我见她还没来,就打电话询问一下情况。结果她很肯定的说“今天是周六,上课时间还没到。”我跟她强调了一次今天是周日了,但她还坚持说是周六,而且情绪有些激动,我本想再说些什么,但忍住了,因为想到《弟子规》中的「言语忍,忿自泯」。就说了一句“好吧,可能是我看错了,对不起”。

傍晚时候,她又打电话过来向我道歉。说自己看错了,今天是周日。并且诚恳的说:“老师,您心量真大,被冤枉了也不辩解。”

那时候我心里想:其实我想辩解的,只是脑海里突然闪出《弟子规》中的语句,忍住了。哈哈,多读经典就是好。

学习《弟子规》,多读经典,可使自己微细的念头产生变化,与善念产生共鸣,这样能把「事虽小,勿擅为」做得更好,把错误的行为禁于未发。

一个人若能从心上下功夫,时时警醒自己「事虽小,勿擅为」,并能检点自己的行为,多行善事,做个好人。愿以此与有缘人共勉。

 

感恩陈老师分享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www.dfg.cn

前页 / 后页

*-*-*-*-*-*-*-*-*-*-*-*-*-*-*-*-*-*-*-*-*-*-*-*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