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

 

 

  

晏子故事系列》之十七

和颜纳谏

有一天,晏子在退朝后,再进见景公,向景公致礼问说:「君王在朝时,态度是否过分威严些了呢?」景公听了,说:「在朝听政,态度威严,有何妨害于治国理民呢?」

晏子回答道:「在朝听政,如果态度过分威严,臣下便不敢进言了。臣下不敢进言,在上听不到谏言,则下情无法上达。为下无言,可以说形同哑巴;居上无闻,可说是形同聋子。臣子无言,君上无闻,这不算妨害国家大事,又算什么呢?况且,合升斗的微数才能满仓廪,合丝缕之细微才织成帷幕那么长的布。泰山虽然很高,却非一块石头而成,是累积无数土石,然后才由卑而高。天下所以治平,也非用一士之言。国君在朝听政,对臣下的进言,固然有听受而不采用的情形,但哪有拒而不受的道理呢?」   

齐景公上朝时态度威严,却不知,当有了威严之态时,便有拒人千里的姿态。当君上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臣子就很难能够放心来进谏。于此,上情不能下达,为臣不了解君主的意思;下情不能上达,君王不明了民情;上下不能相通,形同聋哑,便会妨碍到国计民生。

晏子看到齐景公过于严肃的态度,可能给臣子们带来进谏的压力,而他又能在退朝后,马上向齐景公进谏,并采用米仓、帷幕及泰山等来做比喻,使景公更易了解不受谏的危害。这些是晏子的智慧、忠诚与善巧。身为臣子,辅佐国君治理国家,是臣子的本分与职责。在见到君王有过,理当进谏,不应苟且保身。如此才可帮助君王看到自己过失,从而避免、挽救国家的灾祸。故《孝经》有曰:「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在唐朝之初,有着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这与唐太宗的广纳雅言、知人善用是分不开的。在《贞观政要》上记载,由于唐太宗容貌威武,形态庄重而严肃,于是百官中有前来进谏的人都举止失常,不能像平常一样放松自然。唐太宗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警醒自己。从此,他每次看到有人前来奏事,必定表现出和气欣悦的样子,希望能听到谏诤之言,借以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唐太宗曾对公卿大臣们说:「一个人要看清自己的面容,必须借助明镜;君主要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借助忠臣的规谏。君主如果自以为贤明,臣下又不能帮助纠正他的过错,那么要想不陷于危亡失败,怎么可以做到呢?这样,君主丧失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自己的家庭了。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肆虐,使得臣子们都闭口不敢言,最终使他自己听不到过错,导致灭亡,而虞世基等大臣,不久也都被杀死。前事的教训还距今不远,希望你们每次看到政事有不利于民众的地方,一定要极言规谏。」

唐太宗能看到失谏的危害,于是一再要求臣子,积极进谏,而他更以和颜悦色,来接纳群臣的进谏,如此君臣一心,上下相通,才能更好地治理好国家。

反观我们生活,是否会犯与景公同样的过错?倘若平常便是一副高傲的模样,那么别人也不会为我们指出问题,甚至可能还会远离我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身边又没有善友帮我们指正,那真是像盲人一样,不见自己之过,在错误的泥潭中,便会越陷越深,甚至因此亡身败家。所以怎能不像晏子所言的:「固然有听受而不采用的情形,但哪有拒而不受的道理呢?」

而在应进谏时,是否能像晏子一样,真诚给人合理的谏言?看到亲人、朋友有过,可能引来灾祸,却明哲保身,不真诚规劝,以致让他们走上犯罪或是失败的道路,这也有失亲人的情义与朋友的道义啊!没有尽到亲朋规过劝善的责任,便是失信于朋友,背礼于亲人了,怎么能不让我们提起警惕,从而自我反思、改善呢?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下一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