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处世之道

 

 

 
 

心     碑

——记一位乡村老教师

1953年,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十七岁的李振华背起行囊,告别了亲爱的父亲母亲,告别了难忘的大学生活,告别了青梅竹马的女友,告别了南京城的繁华,只身一人,步行百里,来到了大山深处的贫困县——山东沂源县朝旺村,支援老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从此以后,整整五十二年,他把自己的一切精力,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奉献给了沂源的父老乡亲们。

刚到朝旺村的时候,村里的学校坐落在半山腰,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破庙。黑洞洞的教室里没有一张课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石头当桌子,小石头做板凳,学生就是这样上课的。38名学生,年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最大的学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面对着一双双迷惘求知的眼睛,李振华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

回忆起当年,生活条件的艰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里没有宿舍,教室后边的一张木床,一个黄泥炉就是他的家;饮食不习惯,吃惯大米的他难以咽下地瓜和糠做成的煎饼;语言不通,老乡们听不懂他的南方话,他也听不懂沂蒙的方言。最害怕的是到了夜里,一阵阵的狼嚎声传来,躺在漆黑一片的破庙里,李振华更是被冻得瑟瑟发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想父母,想家。有时,在梦中,他仿佛见到了妈妈,醒来却只有孤零零的他,而泪水已湿透了枕巾。

但是这里的乡亲淳朴善良,这里的孩子天真无邪,他们最需要的是文化教育,十七岁的振华,选择了留下,把自己的生命和学生紧紧地融在了一起。他费力地嚼着硬煎饼,终于学会了「吃饭」;他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学生家长,努力学习沂源话。为了纠正口音,让孩子们学习到标准的普通话,他让家里寄来一个收音机,天天跟着播音员练「说话」;为了使从没出过深山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他边教边学,利用身边的简陋工具,自制了二十多件教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第一批学生全部考入地区重点中学,这在一个小山村可是破天荒的事。

一般人会认为,这就够一个好老师了,但李振华的心中,他做的还不够。当第一个月的二十一元工资发下来,他分成了三份,给远在南京的父母寄去了十元,以弥补作为独子不能孝养双亲的遗憾;拿出了五元,供给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上学,自己仅留下了四分之一。而在往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一直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有时甚至是全部,来帮助贫困的孩子上学、读书。李老师知道,这里的土地很贫瘠,不能让这里的心灵再贫瘠下去。孩子家庭的艰苦成为他执教的动力,他要用全部的爱心和为师者的责任感,来撑托起这一方水土和这一方人的教育。

当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买不起学习用具时,他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钱来替学生买上。学生头发长了,他就是理发师;学生的衣服破了,他又成了裁缝。学生上学不方便,他一早一晚,背着学生过河。炎热的夏天,为了不让学生吃变馊的饭,他不让学生早上带饭,而是自己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地给学生取饭。

1965年11月的一天,李老师发现一个五年级学生没来上课,当天晚上他就翻山越岭赶去家访。学生的母亲为难地说:「他爸是病秧子,吃药欠了一屁股账,这学是再也上不起了。」李老师用爱怜的目光望着学生说:「孩子还小哇,他上学的困难,我托着,日子再紧也得让孩子上学,缺乏文化知识就没有前途啊! 」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来一百元钱,递到孩子母亲的手中:「输血的事不用犯愁,这点虽不够,帮着先买点药,明天我来献血,我的血是O型的,适合各种血型的病人。」第二天,400毫升的鲜血,从李老师的身上抽出来,流进孩子父亲的身体里。

有个姓唐的学生在实验中学上学时,父亲患了肝癌,几个月后去世了。家里因此负债累累,他只好告别了学校。李老师把他叫回学校,承担起全部的学杂费、生活费。当时,李老师的办公室里已住有两名特困生,他又把唐同学安排进去,让几名老师给他辅导功课,直到毕业。

李老师深深地了解,在一个人的少年时代,老师对他的影响,往往能够改变一生的命运。李老师认为,转化后进生与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一名学生同等重要。而他一辈子没跟学生发过火,教育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在沂源二中任校长时,他每天早上5点守在学校门口,迎来所有老师和学生;晚上,他又按时站在校门口,送走每一个人。他给学生理发、补衣服、做饭。天冷了,他住在学生宿舍,和学生们盖一床被子;天热了,他站在床前给学生扇扇子、赶蚊子,给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洗脚……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件。真诚的爱心转化了后进的学生,很多学生亲切地叫他「老爸」。学生中有姐弟俩,从中学开始就受到李老师的资助和鼓励,后来,姐姐考上了师范院校,弟弟则一直攻读到博士后。母亲告诉两个孩子:我和你爸只是把你们养大了,你们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的老爸创造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老师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他最大的遗憾,是不能亲自奉养年迈的双亲。在1980年的高考前夕,李老师接到了两封「父亲病危,盼儿速归」的电报。面对着两百多名就要参加高考的学生,是去是留,他的心中万分矛盾。如果继续高三的复习,不回去照顾父亲,就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如果放下学生,回南京看护老父亲,高考将要决定这么多学生的命运,可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的遗憾。学校同意他回去,学生也联名写下了保证书:老师,您放心地回去吧,我们一定会好好复习。看到孩子们为了老师,不顾自己的前途命运,李老师被深深感动了,他选择了留下,让正在准备高考的二儿子回南京照顾爷爷。孩子不愿意,因为他的功课很好,很有希望考上大学。但是父亲告诉儿子:你是城镇户口,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当工人。那些农民的孩子,条件那么艰苦,坚持上了十几年的学,就是为了最后的这次考试,他们更不容易。

懂事的儿子去了,几天后却传来了父亲病故的消息。悲痛交加的李老师感到天旋地转,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到对不起父亲。父亲病重,他没有端过一杯水,拿过一片药啊。他拿起给学生备课的讲义,来到了学校的后山上,跪向家乡的方向,流着泪点燃了讲义,恳求父亲的原谅。不知何时,身后聚集了一大群学生,都在默默地哭泣。教师的责任把他从悲伤中唤起,他对学生们说:「下一节是你们的课,走,咱们上课去。」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情绪,他把痛苦埋在了心底,坚持站着讲完了这节课。

学生的高考成绩很优异,许多学生考上了大学,李老师的儿子却落榜了。紧接着,又传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老母亲不能承受失去老伴的打击,一下子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老家的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向南京市教委打报告,要求将李老师调回南京,赡养老母。教委的批示马上下来了,江苏省重点中学鼓楼中学欢迎他,并向沂源县发来了商调函。怀着对父母的深深歉疚,李老师找到了县里的领导要求调走,领导对他说:「真舍不得您走啊,可这一回得放您回去了。这二十多年来,您对得起老区人民了。」

领导放行了,可父老乡亲们舍不得他。整整十天,从白天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李老师家挤满了人。聊不尽的心里话,流不完的伤别泪,这样难得的好老师,穷孩子的前程要靠他指引,大家多么不想让他走啊。快要分别的一天早上,乡亲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李老师的家里,有的乡亲跪下了,说:「李老师,你不能走,不能走。你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李老师又一次面临艰难的抉择:不走,母亲卧病在床,无人照顾;走了,乡亲们怎么办?这里非常需要教师。就在这时,一位学生家长站起来,对大家说:「这些年,李老师帮助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现在他家里有困难,我们大伙儿也帮帮他。我有个女儿,初中毕业了,让她去照顾李老师的妈妈吧。以后,咱们轮流派自家的女孩子,去照顾老妈妈!」就这样,李老师又一次留了下来,而整整十年间,村里先后派出了八名女孩,去南京照顾李妈妈。

1990年的秋天,李老师想到母亲已经八十三岁高龄,瘫痪在床已经十年了,为了不给乡亲们增加负担,更为了能晨昏定省、侍奉母亲,他劝母亲搬到沂源来。人老了都想落叶归根,语言不通,饮食不惯,一开始母亲不愿离开故乡。但是经过一夜的考虑,为了儿子的工作,贤明的李妈妈坚决要求去沂源了。李老师担心母亲不能适应北方的生活,买来了碳、大米,做了充分的准备。当他到火车站迎接母亲,看到搬下来的头一件行李时,眼泪涌了出来。那是一个红木箱,里面装着的是母亲几年前做好的寿衣。看来老人已做好了准备,不管生死都要留在这里。1991年的冬天,快放寒假的时候,母亲突然辞世,李老师痛不欲生,在母亲的遗体旁长跪不起:妈,我对不起您……

在节目的现场,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很少提及自己,但家长和学生的感动的泪水,默默诉说着他的付出。有一位学生说:水平高的教师也许不难找,难得的是李老师的一颗心,一颗时时处处惦记穷苦孩子的严师慈父之心。

冬去春来,从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到两鬓斑白的老人,五十多年来,李老师资助了2000多名学生,其中从幼儿园起完全由他供吃、穿、学杂费,最终考入大中专的学生就有36人。他把钱都捐给了学生,自己一直过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他一辈子没穿过皮鞋,布鞋都要穿得掉了底;身上那套灰色的中山装,一穿就是八年;30元钱买的钟山表,也已经戴了39年;一辆自行车骑了25年;用的是三角钱一个的笔记本,还要正反两面都写字。李老师常说:「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和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拖拉懒散的作风。」他烟酒茶一样都不沾,下棋、打扑克、跳舞什么都不会。有人说他傻,他笑着说:「傻就傻吧,世界上最善、最美的事情往往就是傻人干出来的。」

李老师退休后,将自己微薄的积蓄一万五千元分成三份,捐给了自己曾经工作过的三所学校,设立了奖学基金。一位普通的教师,一颗真诚奉献的心,一种无私无我的境界,他的力量会有多大?在李老师的感召下,奖学基金已经吸收社会捐款上百万元,每年都有几百名师生受到奖励或资助。在李老师退休后,乡亲们在韩旺中学为他树起汉白玉的雕像,感念他鞠躬尽瘁,献身老区的情义。在山东沂源,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东里镇的财政收入将近一半投向了教育,镇里的中学有了多媒体教室、信息资料中心。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镇长、书记却挤在只有十平米的办公室里。尊师重教的火炬,正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开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振华老师用他平凡而崇高的教育生涯,在人们的心中铸起了一座师德的丰碑。

感动的心语:

感恩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组为大众提供了如此感动人心的纪实片。读完此文,感动的泪水也情不自禁地涌出来。

「他一辈子没跟学生发过火,教育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这句话只有短短二十二个字,但李老师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做到的。相信凡为人师,为人父母,为人领导者,看到此句话,都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都是处在教育的位置上,也许名称不一定是老师,但是我们的心,如果都能像李老师那样仁爱,无形之中,不知可以感化、教化多少的人去恶向善,忠厚淳朴,则社会的风气就会日趋于良善安和。

李老师的成就,也是他一颗至孝之心感得的。他自从入山后,没有机会亲身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是他感动了儿子代替他尽孝,感动了乡民自发为他派女孩照顾老母亲,感动了老母亲在已瘫痪十年的情况下,身心坚毅,大义支持儿子尽大孝。连寿衣都随身带到山中,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白,真是感天地泣鬼神!

古人教导我们:假如一个乡村有一百家,一家有四口人,百家就是四百人。在这个乡里,只要有十个人纯厚、朴素、谨慎,他们就能感化全乡之人。因此,一百个人有一、两个人,真正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真正能够理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内涵,依教奉行,对于社会风俗就能产生重大的效果。假如有一千户人家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百个人真正能依传统文化教导修学,就有一百个人和睦,因此,也就能感化这个都市。

我们看因为李老师多年的无私付出,感动了山东沂源老区的乡民、领导。当我们读到「在山东沂源,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东里镇的财政收入将近一半投向了教育,镇里的中学有了多媒体教室、信息资料中心。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镇长、书记却挤在只有十平米的办公室里。尊师重教的火炬,正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开去」,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只想说一句:「太好了!太好了!」当一个地方能够有这样情景出现的时候,这是古圣先贤、老祖宗都会深深欣慰的事情啊!我们此地的人民有福,如果能逐步感化周围,将美善的思想、言语、行为传递到四面八方,则国家有福,世界人民有福!

本文依据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之《李老爸的遗憾》编写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编辑部

前页 后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