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教育

 

 

 

女儿的忏悔

从小,我便没挨过饿,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可父母总是尽心尽力照顾我和哥哥,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要什么,他们都尽可能地满足我们。

记得小时候,母亲知道我爱吃蛋糕,常常会亲手做给我吃,打蛋糕要很长的时间,常常需要一两个小时,母亲说打得久才好吃,我也试着打过,但打了不到两分钟,手就非常酸。然而母亲就是这样双手一直交替打着,希望做出最美味的蛋糕,给我做点心。可每次晚自习回来,我只顾着自己吃,却从未注意过母亲是否也吃了。

印象中,只要母亲下班回来得稍晚一些,她总会小跑着回家,赶紧给我做饭吃,就怕我饿着。做完饭就开始收拾房间,洗地板、收拾碗筷,洗衣服,以前她自己种了一小块菜地,还会带着我去浇水。晚上,当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她还在织着毛衣……

第二天一早,当我醒来时,母亲已做好了饭菜,在饭桌上摆好。每一次,母亲总是将新鲜的早餐放在我的面前,而她自己只啃一个馒头,喝点开水。

母亲如此勤劳俭朴,可是我却很懒惰,什么事总是推给母亲做,不仅不懂得体恤母亲的辛劳和爱心,还常常把家里搞得一团糟。

在家里如此,在外也一样。有一次到外婆家,外婆包粽子给全家吃。外婆的粽子包得很好,又大又香,可我却不愿意吃,趁着没人看到,将自己喜欢吃的馅掏了出来,然后整个粽子就从楼上一飞,被我扔到臭水沟里。结果,被楼下的婆婆看到了,非常心疼,将我的恶劣行为告诉外婆,外婆很生气,训了我一顿,并罚我一段时间内不许吃粽子。

当时我感觉那位婆婆好奇怪,丢了几个粽子怎么会心疼得那样,但从此也不敢再丢,只因害怕挨骂!

由于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当母亲厂里有探亲假的时候,便会带上我们去看爸爸。这是我和哥哥最高兴的事,因为每回到父亲那儿,父亲总是做满满一桌可口的饭菜等着我们。因此,我一直以为父亲的生活挺不错,可后来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放假,我们几个小孩没吭声就跑到父亲那儿去,想给父亲一个惊喜,谁知父亲正好不在,里里外外一看,没有什么吃的东西,于是几个孩子又灰溜溜地回来。后来才知道,父亲一个人时很节约,当他出外的时候,家里更是不剩东西。

有一次聊天中,才听父亲说到,他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八块钱,常常就是腌了一大缸的咸菜,每天一早煮一锅稀饭,一天三餐就着咸菜吃。我听了感到不可思议,父亲说,要不然你们读书的钱是哪儿来的?不都是这样省下来的吗?

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依然没有唤醒我的感恩心,对父母除了要求,还是要求。在学校的时候,我喜欢吃零食,见到喜欢吃的眼睛都不眨,全买来,可刚吃两口就不想吃了。下次逛街时,看到好吃的,还是会买。于是,宿舍里一大堆半包半袋的零食和水果,时间一久变质了,全被扔进垃圾桶。

工作以后,浪费的坏习惯又延伸到买衣服上,一看到漂亮的衣服就要买,买来穿了两次便不再喜欢,好像越花俏的衣服越容易喜欢,也越快过时。只是,仍然止不住购买的欲望。柜子里的衣服越堆越多,母亲看到后,总是很心疼地说,你买这么多衣服,有的才穿一次就不穿,这样很浪费,要买的话,就好好买几套来穿,不要乱买。当时头低低地听母亲说,可还是没听到心里。

一旦形成浪费的习惯,就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喜欢逛书店,一看到好书,巴不得马上买下来。做事没有计划性,常常三分钟热度。有时想考英语,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便一口气买了一大堆英语的学习资料,没两天就看不下去。接着,想学电脑,便丢掉英语资料开始学电脑。后来发现练毛笔字也不错,又买了一堆学习毛笔字的资料。练了一阵子,又想练钢笔字比较实在……于是,随着自己兴趣爱好的不断变化,家里的「新书」也越堆越多。所谓「新书」,是那些只翻一次就不再翻的书。

就这样左手进右手出,工作了几年,也没有孝养过父母,工资一般都被我挥霍光了,甚至有时还要找父母要钱。有时候也很后悔,担心这个习惯改不了了,以后生活怎么办。但是,一看到想要的东西,又被购物的心理控制住,管不住自己。

偶然的机会,有一位朋友向我介绍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我开始知道了《弟子规》,也认识了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每当听到老师们在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时,内心深处那份隐藏已久的愧疚,开始撞击着我的心灵,一场场的讲座,像是一次次的警钟,把我敲醒。原来,父母是如此爱我,可我却在父母的呵护下,变得越来越骄逸。

渐渐,我开始试着学做家务,原本最怕做家事,只要父母叫我洗碗或是擦窗户,总是会把我气得直跳脚。现在,当拿起拖把开始拖地的时候,才知道拖地也不是一件易事,每每看母亲如此熟练,以为这些都是很轻松的事,当自己也去做了以后,才知道其中的辛苦。

虽然刚开始不太懂,可是,一天、二天、三天……当自己一直这样去做了以后,发现并不像想像中那么难,也越做越熟练,逐渐也懂得如何做比较快速、整洁。

懂得了一些家事之后,在放假回家的日子,便会主动帮着洗几个碗,拖拖地、擦擦窗,虽然自己做得很少,父母依然是一大早就起床,为我们忙这忙那,但他们却很高兴。

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国家还有很贫困的人,看到他们被饥饿折磨得不成人形,没有肌肉,皮包着骨,被饿晕,甚至死亡。内心就会非常难过,不仅仅因为同情他们,更为自己的浪费感到羞耻。还有如此多的人渴望得到食物却求之不得,我却将这些食物扔进垃圾堆!

于是,我开始整理东西,首先将自己的衣服拣出来,留下几套换洗,其他一些比较好的衣服,当乡下有亲戚来的时候,请她们挑自己喜欢的,另外一部分,送给拣垃圾的朋友。还有一些实在送不出去的,便拆开来,或者做抹布,或者擦鞋,尽量派上用场。

收拾完衣服,开始整理书籍,跟母亲说要将一些很好的书也一并送人时,母亲非常赞同,告诉我,书本的知识就是用来流通的,教导大家一些生活、工作的技能,告诉大家圣贤的道理,当我们自己不看时,不要压在那儿,看谁需要就给谁。我一听可高兴了,将一些舍不得给人的书也送了人,只要有人想看,就送给他们。因为这些书常常压了几年都没翻过,可有一些希望看书的人,却没有钱买书。

整理过之后,将一些旧书卖了,也可回收再利用。

紧接着,便是吃的东西,将先前买的水果、食品吃完了,再去买新的,不再堆积,以免浪费食物。

等这些都整理完毕之后,竟感到心情无比的轻松与舒畅。以前的衣服总是乱堆,现在一看,整齐而且简单。书本也是这样,需要看的几本书一目了然,环境变得清爽很多。今后,也不再随意地买东西,够用就好。简单的生活,其实让人很舒服。

看着父母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才稍感自己像一个女儿了。长这么大,别说照顾父母,就连让父母心安,自己都未能做到。

其实,每个人用的东西不需要那么多,当别人有需要,自己却在积压,确是很不好的一种习惯。浪费,它不仅在折损我们的福报,也在蒙蔽我们的爱心。当看不到别人的需要,只顾着自己的享乐时,人与人的距离便会越来越远。

父母对儿女非常爱护,他们之所以那么节俭,将最好的留给我们,希望我们能少吃一些苦,能够幸福一些,并不是要我们养成奢侈的习惯。当我们只要求父母付出,却连父母的恩德都不知道时,如何谈上孝顺父母?父母身上勤劳俭朴的美德,千万不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断了。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我们能很好地承传父母身上的美德,是令父母宽慰的事,是发扬光大父母心志的事,这就是孝。中国代代相传的美德是幸福生活的大学问。从娇奢到习劳节俭,从贪欲蒙蔽爱心到仁心萌发,这是多么美好的喜悦与感恩的生活体验!

感谢网友供稿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