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每周一字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指事〉〈会意〉〈形声〉字

小篆「言」:从「口」,「」声,(音愆)本义作「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乃直道其事之意,故从口。惟郑樵氏以为:「从二从舌。二,古文上字,自舌上而出者,言也。」

其义为:

1. 由口发声宣讲己意曰言。例如《尚书·旅獒》「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例如《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 垂供训诫之嘉话懿语曰言。例如《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3. 议论曰言。例如《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4. 嘉谋曰言。例如屈原《九章》「愿寄言于浮云兮。」

5. 献言曰言。例如《孟子·公孙丑》「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6. 一句话曰一言。例如《左传·定四年》「夫子语我九言曰:『无始乱,无怙富,无恃宠,无违同,无敖礼,无骄能,无复怒,无谋非德,无犯非义。』」

7. 著作曰言。例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 言行:言语与行动。例如《易经·系辞》「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例如《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

9. 言语:发端曰言,答述曰语。言词之通称。孔门四科之一,娴习辞令工应对之科。

10. 句首、句中助语气,无义。例如《诗经·秦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例如《诗经·大雅》「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例如《易经·系辞》「德言盛,礼言恭。」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最直接的桥梁就是言语。故言语的涵养对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成功与挫折、人缘好坏、环境顺逆,莫不与此息息相关。

古时候,人们不仅重视言论语辞,并知晓言语能起极大作用,故能自约自制,其目的是为了维系社会整体的安全,不会因不当的言论影响社会民心。中国五千年来言辞的标准,诚如孔老夫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言辞决不可以让见者闻者产生邪思邪念。我们所恪守的五伦八德的常道,不仅是言辞的准则,更是立身行道的标准。

孔子云:「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言而有信,是人一生必需奉行的宝筏。「一剑之诺」「一诺千金」的故事,正是古人重然诺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信守诺言、珍视情义的德范。《弟子规》云:「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我们看到古人待人之诚、信义之深,诚发人深省!

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在一生中善护自己的口德,存好心、说好话,切不能忘恩负义、落井下石。常言道:「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言语的伤害,不下于刀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凯西说:虽然批评并不费钱,但相比它日后所要付出的心灵代价而言,它却是非常昂贵的消遣。

人世间最令人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兄弟不和、父子反目。如果我们能守住「言语忍,忿自泯」的原则,就能避开许多的误解与言语上的冲突。当我们在论人背后时,是否记住我们的话里含藏着许多伤人情背道义的话。切忌逞口舌之能,而遗憾终身。

人生境遇,往往运途多舛、变化多端。当我们在情、理、法中,无法决断,无法作出选择的时候,不如保持沉默。这样既不伤情,也不害理,让时间来说明一切。以沉默和隐忍,来顾全大局、保全天和。

能把握言语善恶是非的度,是处事待人的真智慧。因为口为祸福之门,孔子曾告诫后人「多言多败」。《弟子规》云:「话说多,不如少。」我们不能够心里想什么,立刻就口无遮拦,脱口而出。应当时时顾及对方的感受,以及言语带来的后果。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不于日常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言呢?

与人言语是高度的艺术,和颜爱语,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善巧方便,可以免除误会,引人向善。一句鼓励的话语,足以令人从痛苦消沉中,奋发而起。故言语虽大家天天使用,但善用者必大利于众。言语的表达,更是心行的流露,需要我们韬光养晦,进德修业,方能道出美言善语。

《左传》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子教导我们谨言慎行,「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言有九鼎之重、千钧之力。孔门四科,以德行居首,言语紧随其后,可见其重要性。在中国古代,儿童自小就要学习洒扫应对,学习侍奉长辈应对进退的言语,奠定言语的德教基础。

良善的言语可以化民,可以教民,可与日月同辉。是故言语的学问深广无边,深值我们一生学习。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上一页 下一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