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生活學堂 每周經典

    當前位置:  首頁 教學課程

 

《中華文化與人事管理》

主講人:李毅多 教授

愛你以外的人,就是「仁」。孔孟之道,講的就是如何處理好我和他人的關系。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呢?用愛人之心,去處理好和他人的關系。

 

 

溫總理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到,道德的力量比陽光還要燦爛。

教的含義是「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則,做比說來的重要。孩子學到的往往不是父母的語言,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言行。我們知道了這個方法之後,很長智慧,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教的方法不僅僅在家庭,在學校和團隊同樣適用。因為學生和部下,常常看著老師和領導的胸懷,志向,眼光,心性來實現成長。

一個人對待親人的態度,自然而然會反映到對待其他人的態度上。一個人尊敬長輩的程度一般不會超過孝敬父母的程度,一個人友愛同事朋友的程度一般不會超過友愛手足的程度。

改變命運的方法,從改變自己做起;改變自己,從改變與親人的關系做起。回到家里,心潛下來,真正地替父母著想。你會發現自己的心變得柔和了,你的理解度會增加。對親人的理解度增加的同時,會發現對同事和領導的理解度增加了。這時命運已經在開始發生轉變了。

父母親養我,育我,撫我,顧我,一生照料我,現在還在思念和關懷著我們。當我們真正能去替父母著想的時候,我們想問題的角度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個問題太重要啦。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什麼是智慧,知道別人的想法和需要就是智慧。能理解父母親人的想法,看到他們的需要,才能真正站在領導,同事,部下的角度上想問題,看到他們的需要。

替他人著想的第一步,是替父母著想。

管仲與鮑叔牙一起做生意時,斤斤計較。但鮑叔牙并不計較,因為他知道管仲的家境很貧寒,需要掙錢養活父母和家人。每一個人的言語和行動都有背景和緣由。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我們知道了緣由之後,我們理解他人的能力會提升。

人力資源部的第一個培訓部門是家庭,就是他的父母,而且就是他的母親。每一個家庭都在為民族培養接班人。一個家庭穩定了,一個民族就穩定了。當我們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女性回歸家庭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當給她們創造條件,因為這是她為家庭付出,為社會穩定做貢獻的一種重要保障。

我們以什麼心對待別人,將來別人就會以什麼心對待我們。

平時我們待人都很寬厚,突然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不寬厚了,這是什麼時候呢,這是開闊自己胸懷的時候。因為往往出現問題了,其實不是問題,是什麼呢?是我們的心不愿意接納他。如果能以包容自己孩子的心,去包容走進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我們的心量會越來越大。

對他人理解的程度越深,對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也越明了。包容他人的過程,是理解他人和提升智慧的過程,也是拓展心量和增加福報的過程。

量大福大,福至心靈。

 ——敬摘自李毅多老師《中華文化與人事管理》講座內容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