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易經,古帝太昊伏羲氏作。其時無文字,帝乃發明陰陽兩畫,以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重為六十四卦,萬事變通之理,悉在其中。後代圣人研之,凡有三易,一日連山,二日歸藏,三日周易。今所研讀者,周易也。

    伏羲氏易,有畫無文辭。至周,文王?卦辭,周公?爻辭,分六十四卦為上下篇,又稱上下經,是為周易。惟其辭簡,深義難明,賢人以下鮮能解也。其不能解者,視易唯為卜筮之書。顧亦有所用,然而小矣。

    自孔子出,作傳十篇以釋經,謂之十翼,易道大明。易含萬象,有本體而無名,孔子名之曰太極,以明古圣之作易也,意在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於是經之義蘊悉發無遺。乃知易之為書,實有大用,非唯卜筮而已也。

    孔子既作十翼,弟子受而傳之。自商瞿已後,數傳至齊人田何。時入於漢,田何傳之王同、周王孫、丁寬、服生,四人皆著易傳以解說,其說皆有本。此後諸儒說易,亦各自為章句解析。自兩漢至明清,先儒所著之易傳、易說,愈後愈多矣。

    易上下經,以十翼而明,十翼由先賢所傳之說而得解。是以讀易不能無注釋。然而古來之注既多,流派亦多,說之者各有其體例淵源,若不詳其原委,讀之難通,而各宗派偏見,尤不能曉。竊不自量,略引先儒所述諸家易例,為此簡說,期能識其源流與讀法,以是助解十翼。其余紛紜之說,悉以十翼為之折中。其間或有一二管見,皆依圣言,旨在窺道。謂為簡說,不欲繁也。初學讀易,可為開卷之一助,非敢質之大方也。

    簡說之文,悉用語體,適用語體,適時宜,便初學耳。明倫月刊前已連載,諸同好者亦曾以是相研。明倫編者茲應時賢之議,輯付剞劂,囑為一自序。遂綴數言,略識緣起云爾。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