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第(1)(2)(3)(4)(5)(6)頁

·愛飯有飯,惜衣有衣·

吃穿節儉,珍惜勞動成果,才能有吃有穿。

·愛火不愛柴,火從哪里來·

『柴』是因,『火』是果,『火』靠『柴』點燃,無『柴』也就無『火』。藉喻孤立地追求結果,不從培植根本做起。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傲慢之氣不可繼續增長,欲望不能放縱,傲、欲都應該有所節制。《禮記·曲禮上》:『傲不可長,欲不可從(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

拔出膿來,說明膏藥生效了。比喻能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果,才算是好的。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小梅想了半天,皺著眉頭說:「唉,這個人,真拿他沒辦法!」雙喜給她鼓勁兒,笑著說:「能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呢。」

·把船的不慌,乘船的才穩·

把船的:掌舵的人。比喻在關鍵時刻,領導者、主事的人沈著、鎮定,心里有主意,大家心里才踏實。

·白粳米堆滿了禾桶,別忘了種子是誰送的·

白粳米:粳稻碾成的米,黏性大,好吃。禾桶:裝米,裝谷物的桶。比喻境遇變好,不忘本源。或不做忘恩負義的人。

·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

謂酒肉可以亂智;金錢會腐蝕靈魂,容易使人壞了良心。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原來人心本好,見財即變。自古道得好:「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

·白天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未做壞事,心里坦然。『白日』也作『日間』。宋·話本《錯斬崔寧》:『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元·無名氏《陳州糶米》雜劇第三折:『小衙內詩云,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明·釋沈銖宏《諺語》:『日間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白紙上寫黑字·

在白紙上一經簽字,便留下了文字憑據,再不能更改。比喻證據確鑿,不容否認。元·無名氏《看錢奴買冤家債主》二折:『不要閑說,白紙上寫著黑字兒哩。若有反悔之人,罰寶鈔一千貫與不反悔之人使用。』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十五卷:『他若不肯,白紙上寫著黑字,教他拿一千貫來,領了孩兒去。』賀敬之,丁毅《白毛女》第一幕:『不行呵,大鎖、大春。白紙上寫了黑字呀,楊大叔按了手印的。』

·百病一針,病情要分·

針:針灸,紮銀針。說明必須根據病情確定穴位,然後扎針治療。比喻針對具體問題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辦法。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百尺竿頭:很高的竿子的頂端。比喻不能滿足已有的成績,要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師示一偈曰:「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即,道行的修養到了百丈竿頭不再前進,雖然得道不是純真。到了百丈竿子的頂端,也還是要繼續深造,十方世界就可以存乎自己一身。

·百根柳條能紮笤帚,五個指頭能攥拳頭·

個人的力量雖然是弱小的,但團結起來就能產生巨大力量。按:藏族諺語。

·百密未免一疏·

《唐史演義》第十二回:『百密未免一疏。不死還是大幸。』事情考慮得再周密,也可能有疏漏之處。強調應常持謹慎之心。

·百人百姓,各人各性·

謂人的性情各不相同。

·百事宜早不宜遲·

指做任何事情,都應當及早著手準備,才能夠主動。

·百歲光陰如過客·

過客:過路的客人。比喻人的一生極其匆促,短暫。《筆生花》第二十一回:『世界上,傾城傾國人須有,還怕甚,千兩黃金買不來?古人云,百歲光陰如過客,不開口笑是癡呆。』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比喻好的鄰居千金難買。《南史·呂僧珍傳》:『宋季雅罷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僧珍問宅價。曰:「一千一百萬。」怪其貴。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宋·辛棄疾《新居上梁文》:『百萬買宅,千萬買鄰,人生熟若安居之樂?』

·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實踐·

參見『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乾』條。按:諺語在長期口頭流傳中約定俗成,一般是有比較固定結構的。但其結構的固定性只是相對而言的。由於它廣泛地在口語中傳播,結構上便自然地為適應語言環境等方面的需要,而產生一定的靈活性。因此達意雖同,卻常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擺渡擺到江邊,造塔造到塔尖·

比喻做有益於人的事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

·擺脫了壞夥伴的人,才可以談前途·

在壞朋友中間,自己倘要上進,爭取光明遠大的前途,一定要擺脫掉壞朋友的糾纏才行。謂擇起而處,不可不慎。

·稗草不拔,水稻不發·

稗:稗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象稻,果實像黍米。雜生在稻田中,影響稻子的生長。稻田里長了稗草必須除掉,不然會影響水稻的生長。比喻有害的東西不除,有益的東西就成長不好。

·稗子再好,也長不出稻米·

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像稻,果實象黍米。藉喻謬論講得再動聽,也成不了真理。或喻肚子里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做不出什麼成績。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搬起石頭來想砸別人,結果卻砸了自己的腳。比喻自不量力,存心害人,反而害了自己。

·板蕩識忠臣·

比喻危急動亂中能識別忠貞。《板》、《蕩》是《詩經·大雅》中的兩篇。舊說《板》、《蕩》二詩皆諷刺周厲王無道。《毛詩·大雅·板序》:『《板》,凡伯刺厲王也。』《毛詩·大雅·蕩序》:『《蕩》,召穆公傷周室大壞也。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後以此二詩篇名藉代政局混亂,社會動蕩。唐·李世民《賜蕭禹》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後漢演義》第六十三回:『見危授命,大義凜然,雖死且不朽矣!語云:「板蕩識忠臣!」信然!』

·板凳掉過頭來坐一坐·

比喻設身處地的去為對方想一想。

·半瓶子醋好晃蕩·

半瓶子醋:醋沒裝滿瓶子。喻對某種知識,某種技藝一知半解。晃蕩:搖動。喻不穩當。醋瓶子沒裝滿醋,容易搖動。藉喻知識淺薄的人,喜歡自己吹噓。杜榮進《聽大師談藝ˉˉ與劉海粟先生》:『在黃山20年,我有緣結識眾多德高望重的老輩藝術家,幾乎都是謙遜和氣的。倒是有些中青年同輩,往往顯得好高騖遠「半瓶醋晃蕩」。』

·絆三跤,方知天高地厚·

絆三跤:一說指跌跤、犯錯、碰壁。比喻人經過多次挫折和失敗的教訓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為人要謙虛、謹慎的道理。

·幫理不幫親·

幫:向著、支持。辦事支持有理的一方,不向著關系密切的人;堅持原則,不論親疏。

·謗從譽生·

謗:誹謗。譽:榮譽、稱贊。謂人有了名聲得到了榮譽,也往往會同時遭到一些人的誹謗。

·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

箸:筷子。忤逆:不孝順父母。舊謂父母對子女嚴教體罰,子女就會孝順;一味溺愛,子女就會不孝。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為是嚴家夫妻養嬌了這孩兒,到得大來,就便目中無人,天王也似的大了。』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據說,講究外觀的包子有十九個到二十一個褶。但包子餡的好壞,不表現在褶上。藉喻質量好,外表不一定表現出來。或看問題要注重實質,而不能只看表面。

·薄餅從上揭·

藉喻事情要按次序來辦。宋·吳處厚《青箱雜記》第四卷:『劉公曄未及第前,娶趙尚書晃之長女,早亡。而趙氏猶有七、九二妹,皆未透人。既而劉公登科,……夫人復欲妻之。使媒婦通意。劉公曰:「若是武有之德,則不敢為姻,如言禹別之州,則庶可從命。」蓋劉公不欲七姨為匹,意欲九姨議姻故也。夫人詰之曰:「諺云:薄餅從上揭。劉郎才及第,豈得便簡點人家女?」』

·飽谷穗頭往下垂,癟谷穗頭朝天錐·

對喻。對比。比喻有真實才學的人,謹慎謙恭,虛心好學;無真實才學的人,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飽暖生閑事,饑寒發盜心·

舊謂人生活條件太優越了就會乾不正當的事;人過於饑寒就會產生盜竊的念頭。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謂整天吃飽了,不用心思乾正事。《論語·陽貨篇》:『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意思是,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麼事也不做,是不行的呀!不是有擲采下奕的游戲嗎?乾乾也比閑著好。』

·寶劍必付烈士,奇方必須良醫·

烈士:古時泛指有志於功業的人。謂寶劍一定要交給有志於功業的人去使用,奇異的藥方一定要由高明的醫生來處理。以使『寶劍』和『奇方』發揮更大效用。明·焦勖《則克錄》卷中:『太阿利器而付嬰孩之手,未有不反以資敵而自取死耳。諺云:「寶劍必付烈士,奇方必須良醫」,則庶幾運用有法,斯可得器之濟,得方之效矣。』

·寶劍鋒從磨煉出,梅花香從苦寒來·

比喻人們的優秀品質和杰出才能,需要在艱苦斗爭的實踐中磨煉。

·寶石的光彩,灰塵蒙不住·

比喻真理的光輝,任何謊言也抹殺不了。也比喻惡意的誹謗,損害不了一個品格高尚的人的聲譽。

·抱住葫蘆不開瓢·

比喻占有而不使用。又喻思想搞不通,糊涂不開竅。

·豹的文彩在浮皮,人的成色在心里·

文彩:豹身上的花紋,如金錢豹的金錢紋。這里的『成色』指代人的品質。比喻人的品格優劣不在外表而在於內在的品質和才能。

·悲喜為鄰·

悲和喜是相鄰接的,如同鄰居一樣,常在一起。說明悲喜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并以一定的條件而相互轉化。

·背恩反噬·

背:違背。噬:咬。反噬,反咬。謂違背恩義,反咬一口。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卷:『你這負心賊子!李畿尉乃救命大恩人,不思報效,反聽婦人之言,背恩反噬。』

·背恩忘義·

謂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義。也說『背義忘恩。』《漢書·張敞傳》:『背恩忘義,傷化薄俗。』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卷:『小女蒙活命之恩,豈敢背恩忘義。』清·洪昇《長生殿·罵賊》:『享榮華,受富貴,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卻一個個貪生怕死,背義忘恩,爭去投降不迭。』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