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孔子故事系列》二十八

忠  孝

【原文】

子貢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臣從君命,貞乎?奚疑焉?」孔子曰:「鄙哉!賜,汝不識也。昔者明王萬乘之國,有爭臣七人,則主無過舉;千乘之國有爭臣五人,則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爭臣三人,則祿位不替;父有爭子,不陷無禮;士有爭友,不行不義。故子從父命,奚詎為孝?臣從君命,奚詎為貞?夫能審其所從之謂孝之謂貞矣。」

——《孔子家語•三恕第九》

【白話易解】:

一回,子貢向孔夫子請教說:「子女聽從父親的吩咐辦事,是孝;那臣子遵照君主的命令行事,是忠,這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孔子說:「子貢,這樣的理解淺薄偏頗了,你不知道啊。過去那英明的天子,有七位直言敢諫的臣子,主上就避免了錯誤的舉動;諸侯有五位直言敢諫的臣子,可保國家社稷,諸侯國可免於危難;卿大夫有直言敢諫的臣子三人,爵位便能保持;父親有敢於勸諫的兒子,就不會陷於無禮;讀書的士人有直言規勸的朋友,就不會做出那不合道理的事情。所以子女完全依照父親的意志辦事,何嘗一定是孝?臣子完全遵照君主的命令從事,難道就一定是忠?能詳細考察他所遵從的是否得當,這才叫做孝,才叫做忠啊!」

子貢問夫子,子從父命是孝,臣從君命是忠,這有什麼可懷疑的呢?夫子很明確地告訴子貢,這樣的看法淺薄了。當父命、君命有錯時,卻仍然聽從去做,反而會陷父於無禮,陷國於危難,這又怎麼能叫做孝、叫做忠呢?

真正能孝順父母的人,不會愚癡地全按父母說的去做,《弟子規》有言:「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當父母有過,恐怕這個過錯會影響到父母的聲譽,乃至父母的幸福、生命時,此時還順從,不是在害父母,陷父母於不義無禮嗎?那這樣的順從,又怎麼能稱為「孝」呢?

古時大舜事親,至孝感天,感動得大象、小鳥都來幫助他。而在他事奉父親的時候,知道父親要害死他,馬上就懂得躲起來,不讓父親有加害的機會;可當父親需要他的時候,他又能及時在旁奉侍,極盡他的孝心。倘若大舜認為父親要加害他,作為孝子應當承順親意,讓父親害死算了,這樣等於讓父親留下千古罵名,陷父於不義,一個孝子怎麼會忍心讓父親留下惡名呢?況且,他被父親害死了,父親難道不會因此受到制裁嗎?由此可見,大舜的善全孝道,真是做到了極至啊!

而夫子的弟子曾參,以孝聞名,然而當曾子被他的父親用大杖責打,并不避開,被父親打到暈倒時,反而得到了夫子的訓責:「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告誡曾子,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并不是一味承受,倘若被打死了,不是陷父親於不義嗎?這不是大不孝嗎?而殺人的人難道不要受到處罰嗎?以此令曾子大為省悟,發起大慚愧心,修正自己,善全孝道。

可見,古人所謂的「忠孝」是很有理智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有盲目順從父母長輩,不能善加勸諫的情況。然而,卻也有一些朋友在實行「親有過,諫使更」時,并非從孝敬之心出發,看到父母做得不對時,就直接指責,告訴父母應該如何如何,不應該如何如何,反而失去了對長輩的恭敬之心。須知這勸諫是「怡吾色,柔吾聲」,并且能「撻無怨」。若能真正力行「入則孝」的第一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便更能懂得把握如何勸諫父母,使父母長輩受諫受益,這才是在力行孝道。
進而,走到團體內,身為下屬;與朋友相交,身為朋友,也能懂得如何恭敬上司、友愛朋友,并在需要勸諫時,善加勸導,使團體更加進步,也使朋友的情誼更為深厚。從而讓自己在五倫關系中,做得恰如其分,彼此和睦,共同走向幸福光明的人生大道!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