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處世之道人與自然
 

雁 丘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朝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他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宦人家,自幼聰穎過人,四歲讀書,八歲就能做詩,十四歲拜陵川名儒郝天挺為師。他潛心學習六年,研究古代典籍,數年間精通百家,并具備了較高的文學修養,詩、文、詞、曲,各體皆工。由於其顯著的文學成就,元好問在金元文學史上占有舉中輕重的地位。

該圖中所繪是元好問當年經歷的一段「雁丘往事」: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的一天,當時年僅十六歲的元好問,前往并州(今山西太原)應試,途中碰到一個捕雁人,告訴元好問一件奇事:他今天設網捕雁,捕得一只,但另一只脫網而逃。誰知脫網之雁沒有飛走,反而悲鳴不止,盤旋不肯離去,然後竟投地自殺而死!元好問聽後心緒難平,懷著難言的感慨向獵人買下這兩只死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岸邊,堆起石頭作標志,稱之為「雁丘」,并即興感懷寫出一首傳世之作——《雁丘詞》。

大雁失侶亦殉情,

生死相許恩愛濃。

禽鳥尚且情義重,

怎不教人黯神傷。

摸魚兒•雁丘詞

金•元好問

序: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舊作無宮商,今改訂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別離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客,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譯文】

敢問這世間情感究竟是怎樣一種東西,竟會令這大雁以生命來交換?想當初,這對雁兒天南地北雙宿雙飛,嚴冬酷暑不離不棄。比翼雙飛多麼快樂,離別卻是如此楚痛難當。眼前的這一刻,才知道這忠貞的雙雁竟比人間的癡情男女還要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清楚:僥幸脫網後,想未來之路前程渺茫,自己形單影只,每年寒暑飛越千山萬水,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即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汾水岸邊,本是漢武帝巡幸之處,想當年,武帝渡河之時,簫鼓喧鬧,棹歌四起,何等熱鬧;如今只剩低矮的樹叢,漠漠荒煙,簫鼓聲絕,一派蕭索。放眼望去,正是楚辭《招魂》、《山鬼》中描繪的那股凄涼氛圍。死者不能復生,招魂已經無濟於事,女山神因思君而枉再悲啼,而死者依然不會再歸來!

雙雁生死相許的義舉是多麼高尚,怕是連上天也要嫉妒。君不見,那些燕子、麻雀死了,只是化為一抔塵土。而這對大雁的美名卻萬古流芳,縱使千秋萬古,也將會有重情重義的詞客騷人,來憑吊這小小的雁丘墳,狂歌痛飲,謳歌它們至死不渝的忠貞愛情。

【注釋】

1.「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三句寫葬雁的地方,「雁丘」所在之處。「橫汾」橫渡汾水。「平楚」,如言平林。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陰縣(山西運城萬榮縣)祭祀后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千古絕調《秋風辭》。其中有「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櫂歌,歡樂極兮哀情多」之句。在此,詞人用當年武帝巡幸,煊赫一時,轉瞬間煙消云散,反襯了真情的萬古長存。

2.「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二句意為雁死不能復生,山鬼枉自哀啼。「招魂楚些」意為用「楚些」招魂。語出《楚辭•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 ,故言「楚些」。「何嗟及」即嗟何及。《詩經•王風》中有「何嗟及矣」元詞本此。「山鬼」「啼風雨」本自《楚辭•九歌•山鬼》「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山鬼》是楚人祭祀巫山女神的樂歌。全詩敘寫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山中女神與她所思戀的人相約會,然而卻一直不得相見。

 

 

圖:《護生畫集》第六集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