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讀經教室-培訓側記

 

獻給點亮心燈的您們

2001年1月,中國借鑒歷代治國之道,明確提出「以德治國」的方略,2004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亦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充分說明中國對全民特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及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建設的決心。

當今,中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與此同時,倫理道德卻日漸沈淪,社會誠信缺失、人心墮落。現前國內未成年人的思想狀況更堪為人懮。因道德觀念薄弱而引發的青少年犯罪,屢見不鮮。令人震驚的「馬加爵」事件,不過是全社會忽視倫理道德教育後果的冰山一角。因此,加強青少年及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已是刻不容緩,落實全民道德教育工作確是維繫家庭健全、社會安定、乃至世界和平的必由之路。

在這種背景下,海口孝廉國學啟蒙中心的蔡老師及其同仁們,立志「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挽救社會人心,恢復倫理道德為己任,從2003年10月開始,講授中國傳統道德文化課。所用的教學綱要,就是中國人五千年來的傳統教育大綱:

短短一年來,從海南省起步,現在課程已講至大江南北。中國傳統道德的教育,強烈地震撼著人心,喚醒了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人士內心沈睡已久的仁善本性。每到一處反響強烈,全國各地紛紛邀請老師們去傳播這久違了的,卻如此深契本善心性的倫常大道。

課堂上,老師們用心開解古聖先賢的教誨,臺下,大家專注傾聽。多少次人倫摯愛、真心互感的淚水,從本善的心中,汩流而出。在古聖先賢的德教滋潤下,師生共同洗心易行,滌除垢污,仿佛獲得生命的重生。有太多感人的事例和發自肺腑的心聲:

北京培訓期間,一個老者發出肺腑之言:通過這次傳統文化的學習纔知道什麼是「孝」,接著,他對自己六十年來的不孝行為哽咽著懺悔。

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齡的老教師,聽後激動地說,雖然自己當了三十多年的老師,直到聽了這堂課,纔知道該如何做人。

北京一名多年從事思想教育工作的資深管理人士,坦誠地說:5天來的學習,對照祖先的教誨,真是讓我無地自容。只有自己認真受教,學聖學賢,纔能談得上正確地引領別人。

在上海教師培訓中,來自遼寧的學員們整理筆記到深夜,對於未到過上海的人來說,老師的教誨比繁華的都市更有吸引力。

黑龍江的一位中年大學教師被點醒,他說:自己在人生順境中,卻越走越窄,越走越暗淡,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裡。聽課之後纔找到答案,原來是自己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孝父母、不懂尊師重道、傲慢自大,纔導致今天的結局。

南方的一名中學老師,在全體師生面前,道出了心底最強烈的感受:《弟子規》是人生第一規!如果把法制教育比做治標的西藥,《弟子規》這樣的德行教育是改善人生治本的中藥。說完,他在全體師生面前,跪懺自己違背「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訓誡的過去。那一刻,大家的心,一同在為他的真誠戰慄。

三位廣東的青年小學老師坦露心聲:我們為師者本身就太缺乏聖賢教誨了。現在我們所教的教材是空洞的。而這次所聽的課,是實實在在教我們從孝做起,從經典做起,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點點滴滴落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真是太需要了。感謝老師讓我們茅塞頓開。

安徽一位小學校長帶領四位教師來聽課,因為工作關係原計劃只聽三天。可聽完兩天後,他們決定全體調課請假,一定要堅持聽完。他說:我們以往只是教孩子讀、背經典,卻從來沒有在孩子的行為上著力培養,通過幾天的學習,我們看到了以往的不足,也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我們深深地被這些老師的高尚言行打動了。

北京一名17歲的中學生,平素任性,倔強,經常頂撞自己的母親,媽媽曾被氣哭過許多次。聽聞有這樣的培訓班,家長特意把她送來。五天的學習結束了,剛進家門,姨媽就批評她:「怎麼五天時間都沒有給家裡打個電話?」她連忙給家人鞠躬,並道歉說:「對不起,對不起,上課時間緊,我忘了給家裡打電話。」一個從來都不肯認錯的孩子,如此柔順地道歉令家人欣喜不已。面對孩子的巨大轉變,家人問她學了些什麼?孩子回答:老師教我們在生活中落實經典的教誨。姨媽當天特意驅車50公里,前往培訓地點,由衷地說:能把這個孩子轉變的培訓班不簡單!您們有這樣教育孩子的長期學校嗎?我要把自己的孩子送過去!

一位曾吸過毒,有過不良行為記錄的人,感慨萬千地說:老師講的做人道理一下把我吸引住了。如果19歲時能有人告訴我這些道理,告訴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告訴我什麼樣的朋友可以交,什麼樣的不能接近,告訴我是非善惡的辨別方法,我就不會迷惑顛倒,做那麼多自毀人生的錯事、惡事。像我這樣的人,是用自己的腦袋鋪路的人,怎麼講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為了一時的享樂,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是屬於付出最多,得到最少的一種,還自以為聰明。頭腦中錯誤的想法太多太多了。在血的教訓中,我慢慢體會出做人的道理,我要好好地跟老師學習,用我活生生的實例,告誡年少的孩子們千萬不能走邪路啊!這樣的課要多講,特別是要多給像我這樣的人講!--這是浪子回頭的呼喚。

安徽某師範學院的老教授,懇請老師去他們學校授課,他慨嘆道:現代師道沒有了,救救這些老師吧,不能眼看著道德再沈淪下去了。

在一次晚間為警察授課前,忙碌一天的警官們對又要上課頗有微詞,態度傲慢。但當課程結束時,他們卻大聲地喊:「老師,你不要下來,接著講!」課程在他們的呼聲中又延長了半小時。不僅如此,下課後,他們還圍著老師諮詢許多問題,涉及生活、家庭等等。

一位功夫高強的武警,他連聲對講課的老師說: 太好了、 太好了、太好了!沈寂片刻後,他接著說:我40年來的人生搞不清究竟錯在哪裡?老婆走了、 同事有距離、孩子不能溝通……聽老師講解後,纔認識到問題出在哪裡,我要誠懇去改正,從最難克服的地方‾‾脾氣不好改起。言罷,40多歲的硬漢,一定要跪謝師恩。真的,人生不明道理是很痛苦的,活著都不踏實。

一位曾在新疆生活了大半生的老婆婆,拉著老師的手,請求道:一定要去我們新疆講,那裡的人可憐,聖賢的教誨他們聽不到。說完就要跪下去,老師見狀急忙跪扶起她老人家。這位年屆80的老人,一心惦念著的是家鄉的晚輩能得到聖賢教誨的濡養。

在海口舉辦第一期教師培訓班期間,當老師們在講課的飯店付會議室租金和餐費時,卻發現都已有人預付了。後來經瞭解纔知道,付費的人就是飯店老闆的夫人。她在每天上課時,總是邊聽邊流淚。她嘆息地說:「我的孩子十多歲了,卻沒有人教他這樣做人的道理。為讓更多的孩子、 家長能接受這種的聖賢的教育,我願意提供所有的費用。」就這樣,這位寬慈仁愛的夫人在五天的培訓中,盡心盡意默默地為大家付出著。

珠海有一對夫妻感情瀕臨破裂的邊緣,聽課後,雙方都從自身開始轉變,成為一對感情好,親朋好友推崇的模範夫妻。無獨有偶,深圳的一位女士,已遞交了離婚申請書,聽傳統道德課後,她撤回了離婚書,不久還滿心喜悅地宴請老師,以謝挽救家庭之恩。

深圳的一所幼兒園,最初搞經典教育時,教孩子什麼都讀,什麼都背。但孩子的行為沒有發生轉變。老師和家長對經典教誨的信心開始動搖。就在這時,接觸到海口孝廉國學啟蒙中心的老師,強調德行教育要落實在行動上。從此後幼兒園的老師配合《弟子規》和《常禮舉要》的內容給孩子講解,讓他們從學鞠躬開始,一件一件地做出來。孩子學得很歡喜,行為的轉變也很明顯。在家中知道「晨則省,昏則定」;對父母、長輩有禮貌;吃飯時,「長者先,幼者後」,孩子明顯地懂事了……看著孩子點點滴滴行為的改善,老師的信心增強了,也得到家長的普遍認可和贊同。有些父母為讓子女能接受這樣的教育,特地搬家到這所幼兒園附近居住。

在海口一所重點中學:學生們是手拿其它的教科書來聽講的,抱著可聽可不聽的心理。但開講後,學生們都特別專注。課後分享感受時,有人說:我們對父母盡孝比不上古人;有人不停地流淚,為現在還有人義務講學,不求回報深深地感動……學生們接觸聖賢之道時,善心被喚醒了!該校的老師和學生強烈要求校長:請國學啟蒙中心的老師每周去講一次課。

最初在海口正式開始的家長課,只有20多人參加,但很快就增加到200多人,座無虛席。家長們都有望子成龍,好善好德之心,非常重視這樣落在實處的德行教育。

一個13歲的孩子為要買手機,竟殺死親生父母以得到他們的身故保險金。這個孩子從小就被燃起了欲望之心:考試好,父母就買獎品或獎勵一餐麥當勞。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現在要用高級手機、 數碼像機纔能填飽。對比強烈的是,接受聖賢教誨後的孩子,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會有很好的轉變。

一名7歲的孩子,他學《弟子規》後說:「現在纔知道原來人要孝順」。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學《弟子規》後,幫媽媽蓋被子,學著給媽媽做飯吃。還有一個四年級的班級,在老師的教育下,全班學生行孝蔚然成風,孝行多種多樣:1.給父母按摩 2、替父母捶背3、幫父母洗腳 4、說服爸爸戒煙 5、洗菜炒菜 6、洗米煮飯 7、盛飯洗碗 8、擺收碗筷 9、掃地拖地 10、燒水 11、端茶倒水 12、收拾房間 13、洗浴缸 14、澆花 15、洗口杯 16、取貨 17、晾衣迭衣 18、擦桌櫃 19、給父母拔白髮。有孝心就有了德行的根本,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就是以孝敬為基礎的。

「如果我們從小能得到這樣的教誨多好?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從小得到這樣的教誨多好?」這兩句是回響在我們耳畔最多的感嘆。多少人聽課後流著淚說:「中國有救了,社會有救了。」每一次結束,大家都飽含對聖賢教誨無比敬仰和感恩的淚水不忍離去,心懷「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的深刻認識和「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志願踏上歸途。

這僅是我們擷錄的一些點滴,透過這些,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德行教育能改善社會人心的巨大力量。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可以救家庭、救社會、救全人類,這是真實不虛的。在全社會恢復倫理道德教育,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啊。此時,我們不由得想起英國著名哲學家湯恩比博士的話:「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

海口孝廉國學啟蒙中心講學週年 謹誌

2004年11月3日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