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生活学堂 每周经典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课程                                       [原 文]  [教 材(1) (2)]

[教 材]

说     明

现在流行的《三字经》相传是宋朝学者王应麟先生编著的。王应麟,字伯厚,南宋人,曾做过礼部尚书,著有《玉堂类稿》、《困学记闻》、《玉海》等书二十多部,是一位有道德学问又有忧国爱民思想的学者官员。《三字经》问世后,受到人们欢迎,因为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知识,内容又符合中国社会传统教育思想,所以成为宋代以后启蒙教育的最佳教材,很快就在城乡流传,家喻户晓。

《三字经》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包含的人生哲理、历史和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方法等却非常丰富。从一般的常识、礼仪、典籍、历史到勤学、教子的例子等等,都一一列出,易诵易记,对儿童学习做人的道理、了解文化历史知识和启发他们勤奋学习有很好的作用。前人称为“千古一奇书”。书中有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能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但是由于它是儿童启蒙读本,所以介绍的内容只能点到为止。全书的主旨在于传授儿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和一些历史文化常识,同时启发学生要勤奋学习,指出学习对于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做人的道理,书中强调“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这些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伦理道德观念。关于学习的重要性,书中反复出现过类似的句子,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人不学,不如物。”等等。这些劝勉儿童重视道德伦理,重视学习的句子,是编著者对后代子孙和社会大众的金玉良言,今天读来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因为《三字经》编于南宋,所以在介绍历史知识时,只编到宋代为止。后来明清时期有人续编历史,有的版本编到清代,现在一般通行本就是到明代“迨崇祯,煤山逝”这句为止。

为了让读者能掌握全书的整体结构,便于学习,教材编者把全文分成若干章节,并加上标题,除原文外,另外附有[译文]和[故事]或[解说]这两个部分,谨供参考。

三   字   经

第一章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一节

1. [原文]

[译文]: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的,这善良的本性原本都很接近,由于每个人后天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习性,渐渐地相差越来越大了。

孩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地接受圣贤人的教诲,受外界不好的影响,就会形成很多不好的习性。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能专心致志,能够一门深入。

[解说]人生重教

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的,这从五伦关系之一的“父子有亲”中最容易看到。父母和子女之间互相亲爱,这是天然的、自然的,是天性,绝对不是有人教的。这从小孩子的时候最容易看出来。小孩子二、三岁到五、六岁,这个时候是天真烂漫,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没有人教父母如何爱护孩子,而天下的父母都会爱护孩子。这种父母之爱发自于真诚,发自于真心,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父母绝对没有想到现在照顾孩子,孩子将来长大要怎么样报答父母、孝顺父母。

子女在婴孩时代,对于父母之爱是天然的。如果子女从小受过圣贤的教诲,能够终生保持对父母的亲爱永恒不变。如果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过圣贤的教诲,长大以后再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熏染,婴儿时代、幼年时代对父母那种出自于真诚、自然的亲爱没有了,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失掉了。

所以要想使孩子保持善良的天性,必须及早使孩子接受圣贤的教诲,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

古代圣贤对孩子早期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视的。古代的圣王在培养世子(太子)的时候,首先教育世子要知道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先学会作为孩子应该如何孝敬父母(为人子),长大以后才能够知道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子女(为人父);先学会作为臣子应该如何尽忠职守(为人臣),然后才能够知道作为君王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为百姓造福(为人君)。

汉代的贾宜曾经说过:“天下之命悬于太子,太子之善在早喻教与选左右。”又说:“若其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 未来天下的命运,取决于太子的品德、智慧和能力;太子的品德、智慧和能力,则取决于他从小所接受的圣贤教诲以及日常所接触的人和生活环境。而太子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等习惯,则完全取决于他日常所接触的人和生活环境。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下一代是国家、社会乃至世界的未来。孔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让我们的下一代及早地接受圣贤的教诲,保持本善的天性,形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根本保证,也是每一个家庭幸福快乐的根本保证。

《三字经》开篇就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把学习圣贤教诲提高到人生之始的重要地位,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思想是很有启示的。

2. [原文]

[译文]:从前孟子的母亲,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孩子不肯努力向学,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劝勉他。

[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3.[原文]

[译文]:五代窦禹钧教育儿子有良好的方法。他所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名扬天下。

[故事]:窦禹钧教子

窦禹钧,五代后晋蓟州人。因为蓟州有燕山,所以他也被称为窦燕山。

窦燕山家境富裕,但为人不善,年过三十,也没有一个儿子。有一天晚上,他梦见死去的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平日所作所为,恶名远播,如果不改恶从善,不仅不会有子嗣,还会短命。赶快改过自新多做好事吧。”窦燕山醒来后,牢记梦中父亲的吩咐,痛改前非,做了很多好事。多年后,他的妻子接连给他生了五个儿子。儿子们在窦燕山严格的教导下,先后登上了科第,声望都很高,赢得了“窦氏五龙”的美誉。五个儿子都娶妻成亲,一家和睦相处,满目都很孝顺。因此,当时有一个名冯道的人,写了一首《赠窦十》的诗来赞美他们:“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4.[原文]

[译文]:仅仅抚养子女而不教子女如何做人,这是做父母的过错;教导学生不够严格,这是做老师的怠惰失职。

[解说]:生养孩子,如果只是给他吃,给他穿,而没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这是父母的过失。孩子上学后,老师如果不按照圣贤教诲严格督促、认真教育,就是犯了懒惰的过失。这两句经文告诉我们,要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孩子在上学以前,主要由父母进行教育,孩子在上学以后,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家庭中与父母亲人在一起,父母既是孩子最亲的亲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和终生的老师。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难以用语言描述。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一个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父母的优点和缺点。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有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父母以身作则,带头身体力行圣贤教诲,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学习和效仿。例如,如果想要孩子学会孝敬父母,那么做父母的必须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这两句经文还告诉我们,要教育好孩子,必须亲师配合,必须父母和老师共同配合。父母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尊师重道,老师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学习圣贤的教诲,学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双方都要尽责任,缺一不可。

从前有个小孩子,在学堂里看到别人的文具很好看,就擅自拿回家去。他的母亲看见了这个文具,问他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说是拿同学的。他的母亲听说后,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夸他能干。从此以后,他就经常拿同学的东西。小的时候是小偷小摸,长大以后就成了大偷大盗。终于被绳之以法。他这才醒悟到偷盗别人的东西是错误的,要承当法律责任。临刑前,他的母亲去看他,与他作最后的告别。他对母亲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最后想吃妈妈一口奶。他的母亲答应了。他就一口将母亲的奶头咬掉了。母亲又痛又气,说我养了你这么大,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孩子说,你是养了我这么大,可是你没有教育我,在我第一次偷别人东西的时候,你不仅没有告诉我这是错误的,反而鼓励我继续偷人家的东西。你害得我犯了国法,罪该万死。所以,我恨你。母亲听了,羞愧万分,后悔莫及。

所以,教育孩子,要慎于始。就是在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就立即纠正他,教育他,让他改正。这才是父母应尽的职责。

另外,教育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亲师配合:父母教育孩子尊师;老师教育孩子孝顺父母

(2) 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长;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

(3) 教育孩子,父母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正孩子身上的缺点,首先要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5.[原文]

[译文]: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如果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不读书不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还能有所作为吗?

[解说]:孩子不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不求学,必然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家里不知道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出门在外与人交往也不知道如何待人处世,以至得罪人,令人生厌。相反,如果肯求学,就可以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能使我们懂得事理,能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另一方面,也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年幼的时候,身体壮,精力足,记忆力好,学习能力强,如果这个时候不学习,没有本领,长大了怎么能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呢?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我们要牢记在心,从小就要努力学习。

6.[原文]

[译文]:玉石如果不经过琢磨,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圣贤教诲,就不会懂得仁、义、礼、智、信等做人的道理。

为人后代,当年少时,应当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仪道德之事宜。

[故事]:和氏之璧和完璧归赵

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有一次在山中无意间发现了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璞玉。他非常高兴,立即把那块璞玉呈献给楚历王。楚历王看到那块璞玉外表和一般的石头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大相信,就叫玉工来鉴定。玉工拿起那块璞玉端详了一会儿,对楚历王说:“启禀大王,这只是一块石头啊。”楚历王听了玉工的话,大为震怒,下令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

楚历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心想武王大概会识货吧,他又把那块璞玉呈献给楚武王。武王认为卞和骗他,又下令把他的右脚砍断。

等到武王死了,楚文王即位。卞和因为失去双脚,无法走到京城,就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哭号,连哭号了三天三夜,眼泪都流干了。楚文王听到这件事之后,觉得蹊跷,就派人问他:“天下受到砍断双脚处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说:“我伤心的原因是因为宝玉被指为石头,诚实的人被指责为骗子。”楚文王得知卞和的话,就叫人把那块璞玉带到京城,又请玉工仔细琢磨,果然是一块晶莹透亮的宝玉。于是把它雕成一块玉璧。这块玉璧又圆又大,而且洁白无暇,真是人见人爱。为了纪念卞和,楚文王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这块和氏璧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据《史记》记载,和氏璧辗转落到赵国惠文王手里。秦国的昭王知道了,曾派使臣到赵国去,说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那块玉璧。赵国派蔺相如送那块玉到秦国去换地,因为秦王食言,蔺相如拼死用计取回玉璧,暗中派人连夜送回赵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本小节总结:

本小节是三字经的开篇,告诉大家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大方广网编辑部

 
网站导航 - 联系信箱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