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时尚话题

 

 

 

中 华 传 统 五 礼 (四) —— 宾 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宾礼亲邦国。」其中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jìn),冬见曰遇,时见曰同,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tiào)曰视,有着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同、锡命等一系列礼仪制度。「时见」:指天子有征讨等大事时,一方之诸侯见天子之礼,此无一定之期日,有事而会;「殷见」:殷,众也。指天下四方六服诸侯毕至见天子之礼;「时聘」:指天子有事而诸侯未来朝时,派遣使者存问看望;「殷覜」:殷,众也;覜,视也,即来视王之起居,指多国使者同时聘问。时聘无常期,殷覜则有规定的日期。

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如下略述历朝宾礼礼仪。

一、朝觐之礼

朝觐之礼用意在于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周礼·秋官·大行人》说:「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谋),冬遇以协诸侯之虑。」这是从天子的角度而言。若从诸侯的角度讲,则如《孟子·梁惠王下》所说:「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王畿(jī 古代在行政上由京城管理的整个地区)之内的诸侯,一年朝觐四次。封于远方的诸侯则分为「六服」,朝觐的时间以各自服数不同而不同。

诸侯朝觐天子的史料,先秦古籍《尚书》、《诗经》、《春秋》、《竹书纪年》等保存甚多。秦平天下,废诸侯,立郡县,朝觐之礼废弃不用。两汉时,诸侯王或一年一朝,或数年一朝,或长期滞留京都,没有严格的制度。同姓诸侯王来朝,常以家人之礼相待,有时宴饮言谈不大讲究君臣礼数。以后晋武帝泰始时期规定,诸侯王每三岁一朝,朝礼皆执璧。后周时,梁王萧詧(chá)以藩国身份入朝,当时方依据礼经制定朝觐之礼。(《隋书·礼仪志三》)

唐《开元礼》有藩主来朝礼。藩主到达时,在门前皇帝派使者用束帛「迎劳」(迎接,劳问)。朝觐前,遣使警戒。至期,由通事舍人(古代官名)引导藩主由承天门至太极殿阁外。鼓乐齐奏,皇帝即御座。藩主入门,亦用鼓乐,乐止,藩主再拜稽首行礼。侍中宣读制书,宣敕命,引藩主升坐,劳问藩主。礼毕,鼓乐奏鸣,藩主再拜稽首行礼。他日,皇帝宴藩主。宴前,藩主奉贽(zhì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献贡物。宴后,皇帝常有赏赐。宋代外国君长来朝,采用唐制。元代受朝之事虽史书有载,唯仪制未详。

明代洪武初,规定亲王每岁朝觐,但不得同时来京,须等一王朝觐完毕回国之后,再通报另一王。自长至幼,自嫡及庶。嫡者朝毕,方及庶者,也按照长幼序次,周而复始。居边诸王,边境安宁则依期来朝,边境有事则不拘常规。朝觐时,大朝八拜行礼,常朝一拜叩头。伯、叔、兄辈见天子,在朝行君臣之礼,在便殿行家人之礼。

清初,藩王分为两类,凡处于中国西、北方如内外蒙古科尔沁、喀尔喀诸部及新疆额鲁特部、西藏喇嘛等,由理藩院掌管;而处于东、南方如越南、朝鲜、琉球等属礼部的主客司掌管,二者亲疏有别。朝觐礼大多参照礼经制定,但较为简略。如遇到大朝、常朝,藩王列于班末行礼如仪,非朝期则单独召见。

二、会同之礼

朝觐是天子个别接见一方一服来朝诸侯,会同则是四方齐会,六服皆来,而且既可以在京师,也可以在别地,甚至在王国境外。由于会同是各方诸侯同聚一堂,因此也就成为诸侯大国炫耀实力的大好时机。通常是在国门之外建坛壝(wéi,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宫室,举行典礼。春会同建于东方,夏会同建于南方,秋会同建于西方,冬会同则建于北方。

天子与诸侯举行会同典礼,事先告祭宗庙、社稷、山川。会同之日,要预先持各诸侯国的旗帜置于宫中各自的位置上。天子在坛上依屏风而立,公、侯、伯、子、男皆立于自己的旗下。天子走下坛来,南向向诸侯三揖行礼。对庶姓诸侯(异姓诸侯中无亲戚关系者)行「土揖」礼,即拱手向下推;对异姓诸侯行「时揖」礼,即拱手平推;对同姓诸侯行「天揖」礼,即拱手向上推。礼毕,回到坛上,设傧者传话,命诸侯升坛奠玉享币行礼。享献后,天子乘龙马之车,载太常之旗,率诸侯拜日于东门之外,然后祭祀方明。会同时常有盟誓之仪,要「北面诏明神」而盟,方明就是「明神」。参加会同典礼的天子、诸侯还要分别祭祀日、月、四渎(江、河、淮、济为四渎)、山川丘陵。会同也有大、小之分,天子诸侯各自派遣卿大夫参加的,称「小会同」;天子、诸侯亲自参加的,称「大会同」。

三、诸侯聘于天子之礼

《礼记·王制》说:「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即在诸侯定期朝觐天子的间隔,派遣卿大夫为使者,到京都作礼仪性的问候,并报告邦国的情况。

春秋时诸侯各国遣卿大夫聘于周天子。秦汉以来,不再有诸侯聘于天子之礼;历代礼书皆以藩国聘使朝贡进表之仪当于此礼。

西汉时先后有南越、匈奴及西域莎车、于阗等国遣使朝献。史书说,武帝时「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当时迎来送往必有盛大的典礼,但是史籍不载仪制。至唐《开元礼》方有「受藩国使表及币」、「皇帝宴藩国使」等礼。

宋代,辽、金使者往来频繁。《宋史·礼志》有「契丹国使入聘见辞仪」、「金国聘使见辞仪」,大体沿用唐制。

明代设会同四夷馆,负责接待藩国及外邦使节。朝贡之日,文武百官在殿内两侧侍立。朝贡后,礼部官员奉旨赐宴于会同馆。除朝见皇帝外,还要在东宫朝见皇太子。

清初对一般藩使沿用明制,但对西洋各国使节逐渐改变礼制。顺治、康熙时,有俄国、葡萄牙及英国使者入贡,觐见皇帝仍用三跪九叩之礼。雍正时,罗马教皇遣使来京,特许其用西洋礼仪,皇帝同使者握手。乾隆末,英国使者入觐,也采用了西礼。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英国使节因拒绝行拜跪礼,谎称生病而不入觐。仁宗皇帝大为恼怒,因此而停止筵宴和赏赐。

四、相见礼

《礼记·王制》云:「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这里所谓的「六礼」是:「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之礼。《仪礼》有《士相见礼》一篇,以士礼为主,兼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庶人见君以及言谈、视看、侍食等内容。

宋以前各朝礼书皆无相见礼,宋太祖乾德二年(964 年),始定内外群臣相见之礼。主要内容是,下级见上级,按照职位、品级分别行礼。

明代品官相见,揖拜行礼。公、侯、驸马相见,各行两拜礼。下级见上级,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如果本是亲戚而有尊卑之分,则应按私礼行礼。如果上下级官员品级相差二、三级,则下级居下方,上级居上方;如果品级相差四级,则下级居下方拜,有事须跪着陈述,上级坐而受拜。大小衙门官员每日见长官行揖礼,见副长官行肃揖礼(直身推手)。庶人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先施礼。子孙弟侄甥婿等晚辈见尊长,学生见老师,奴婢见家长,如久别不见则四拜行礼,近别则行揖礼。其余亲戚久别行二拜礼,近别行揖礼。政府官员居于乡里,宗族家人之外,与异姓无官者相见,不行答礼;筵宴时,专设别席,不得坐于无官者之下。清代内外王公相见,宾主二跪六叩行礼,饮茶叙语毕,宾离席跪叩,主人答叩,送宾下阶。如是外藩郡王、贝勒、贝子见宗室亲王,主人答礼规格依等级递减。

朝廷官员相见,宾主再拜行礼,饮茶叙语毕,相揖告辞,主人送来宾于大门之外,至来宾登舆上马乃退。下级见上级,仪制递减。官员途中相见,同级分道而行,次等让道而行,再次等勒马等待上级先行,又次者下马而立。遇到钦使应回避。

士庶相见,主人出迎,相揖而入,登堂再拜行礼。饮茶叙语完毕,客人退,行揖礼,主人送至大门外,相揖而别。卑幼见尊长,尊长不送。

小结: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孟子曰「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事业非礼不能兴旺,社会非礼不能安定,国家非礼不能强盛,礼之用,难以尽述。礼以伦理道德的外化形式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指导,不但是一种文化积累,更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时至今日,礼之具体仪式,虽已随时代改革有所损益,而礼之原理和精神,不可偏废。

——参考资料《礼记选解》、《中国民俗文化·礼仪》、中国礼仪网《传统礼仪》等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前页 后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