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时尚话题

 

 

 

食不语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人类健康的保证,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食不语」。说起来才短短三个字,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所谓「食不语」就是要求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交谈,吃饭说话会影响消化。因为进食后,身体需要调动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的不同部位,以便使肠道获得更多的能量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吃饭时谈话,会使本该流向胃的血液流向了脑,就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此外,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还会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影响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未嚼烂,又不能拌入足够的消化液,必然会增加胃的负担。而且说话延长了吃饭时间,饭菜凉了对胃也是不良刺激。

细嚼慢咽有助消化,让唾液与饭菜充分混合,慢慢咽下去,想像它们的营养会被我们的身体吸收,化为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里面长今的老师告诉学生:懂得养生的人,会将一口饭在嘴里咀嚼三十下再咽下去。那我们平时也至少可以多咀嚼再咽,当专心咀嚼的时候,又哪有时间去讲话呢?

此外,吃饭时说话,还可能会引起呛噎。因为咽喉部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通道,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后可通食道,向前则可通气管。吞咽食物时,为了保证食物通路的顺畅,吞咽反射会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动作。一是小舌头上抬,正好盖住鼻腔后部,防止食物进入鼻腔;二是咽部一些小肌肉收缩,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误入「耳咽管」;三是喉头上提,使会厌软骨盖住气管。这样,四通八达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证了食物能沿食管进入胃。而如果吃饭时说话、大声吵嚷或哈哈大笑,都可能干扰到这一过程,使食物误入「歧途」,进入鼻腔或气管,引发咳嗽等问题。

的确,吃饭讲话引起呛噎,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现在,大中城市因工作繁忙,许多人一大早出门,晚上才回家,因此晚餐时间成了一家人交流的主要时段。如果高谈阔论,大人小孩都容易呛噎,故确有必要说话,也需格外注意,一定要等到口里没饭菜了再发话。而且最好慢慢养成饭时不语的习惯,有话可留在饭后讲,这样安全系数就要大很多了。

还有一种情形,在吃饭时使用问候之语应谨慎。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有些朋友在进餐厅吃饭时,会礼貌地问候一句:「大家好!」但正在吃饭的人就可能紧张要答话,如此就易引起呛噎;也有别人正在吃饭时,有人前去问话,被问的人如果不及时回答,怕对方误解自己傲慢,回答又有可能呛着。所以吃饭的时候,以安静为主。实在有急事,可以示意一下,对方领会了,停下来出去再讲,这样比较好。

有一位朋友就谈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一天吃完饭,她正倒了一点开水在碗里涮涮,再把这汤水喝下去。尚未喝完旁边就有人来问话,她刚一准备答话,就呛着了。

因此我们如果仔细体会,可以说「食不语」不仅是自己要做到,也不要随便打扰别人的「食不语」。

古有训云:「用斋时不可散心杂话,需心存五观。」如果我们平时也能以这样的心来用餐,就很容易生起感恩之心。

说来很奇妙,当心中怀有感恩来用餐的时候,面对这一碗饭菜,不由自主地仔细观察每一粒米饭,每一样菜,它们是天地之精华,将自己的精气神无私奉献,以最好的色香味来供养我们的身心,如此珍贵之饭菜,诚值我们珍惜、珍重、感恩,那我们吃的时候又怎可以随便应付呢?

另外,「食不语」,也是一种个人修养的体现。曾见有人嘴里包一大口饭菜,一边看电视一边讲话,使饭菜沫都喷出来了,有时甚至从鼻子里喷出来,如此实在不雅。另外,在单位餐厅,高谈阔论会影响整体环境,很多想静下来享受美食或者思考问题的人,会受其影响,得不到安静恬雅的用餐环境。

其实从小父母就教导:「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好好的吃。」细细想来,吃饭安静,就能细嚼慢咽,不仅能好好把饭菜吃下去,不知不觉之中,也使身心得到安宁,精神集中。而一个心定的人,无论吃饭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能专心致志地做好,心无旁骛。

看来,「食不语」的学问还真不少,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也是一种良好的修养。相信只要肯坚持,我们都能养成这个好习惯的。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编辑部

www.dfg.cn

前页 后页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