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生活學堂 每周經典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學課程                                       [原 文]  [教 材(1) (2)]

[教 材]

說     明

現在流行的《三字經》相傳是宋朝學者王應麟先生編著的。王應麟,字伯厚,南宋人,曾做過禮部尚書,著有《玉堂類稿》、《困學記聞》、《玉海》等書二十多部,是一位有道德學問又有懮國愛民思想的學者官員。《三字經》問世後,受到人們歡迎,因為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包含了中國文化的歷史和知識,內容又符合中國社會傳統教育思想,所以成為宋代以後啟蒙教育的最佳教材,很快就在城鄉流傳,家喻戶曉。

《三字經》全文一千二百字左右,包含的人生哲理、歷史和文化知識、為人處世的方法等卻非常豐富。從一般的常識、禮儀、典籍、歷史到勤學、教子的例子等等,都一一列出,易誦易記,對兒童學習做人的道理、了解文化歷史知識和啟發他們勤奮學習有很好的作用。前人稱為『千古一奇書』。書中有些句子是從古代儒家經典中演化而來的,能較好地表達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但是由於它是兒童啟蒙讀本,所以介紹的內容只能點到為止。全書的主旨在於傳授兒童做人的基本道理和一些歷史文化常識,同時啟發學生要勤奮學習,指出學習對於人的一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關於做人的道理,書中強調『首孝弟,次見聞』;『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這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倫理道德觀念。關於學習的重要性,書中反復出現過類似的句子,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茍不學,曷為人。』『人不學,不如物。』等等。這些勸勉兒童重視道德倫理,重視學習的句子,是編著者對後代子孫和社會大眾的金玉良言,今天讀來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因為《三字經》編於南宋,所以在介紹歷史知識時,只編到宋代為止。後來明清時期有人續編歷史,有的版本編到清代,現在一般通行本就是到明代『迨崇禎,煤山逝』這句為止。

為了讓讀者能掌握全書的整體結構,便於學習,教材編者把全文分成若干章節,并加上標題,除原文外,另外附有[譯文]和[故事]或[解說]這兩個部分,謹供參考。

三   字   經

第一章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一節

1. [原文]

[譯文]:人在剛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的,這善良的本性原本都很接近,由於每個人後天的學習生活環境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習性,漸漸地相差越來越大了。

孩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很好地接受圣賢人的教誨,受外界不好的影響,就會形成很多不好的習性。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能專心致志,能夠一門深入。

[解說]人生重教

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的,這從五倫關系之一的『父子有親』中最容易看到。父母和子女之間互相親愛,這是天然的、自然的,是天性,絕對不是有人教的。這從小孩子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來。小孩子二、三歲到五、六歲,這個時候是天真爛漫,父母愛護子女無微不至。沒有人教父母如何愛護孩子,而天下的父母都會愛護孩子。這種父母之愛發自於真誠,發自於真心,是沒有任何條件的。父母絕對沒有想到現在照顧孩子,孩子將來長大要怎麼樣報答父母、孝順父母。

子女在嬰孩時代,對於父母之愛是天然的。如果子女從小受過圣賢的教誨,能夠終生保持對父母的親愛永恒不變。如果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受過圣賢的教誨,長大以後再受到社會不良環境的熏染,嬰兒時代、幼年時代對父母那種出自於真誠、自然的親愛沒有了,對父母的孝敬之心失掉了。

所以要想使孩子保持善良的天性,必須及早使孩子接受圣賢的教誨,使孩子從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

古代圣賢對孩子早期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視的。古代的圣王在培養世子(太子)的時候,首先教育世子要知道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先學會作為孩子應該如何孝敬父母(為人子),長大以後才能夠知道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子女(為人父);先學會作為臣子應該如何盡忠職守(為人臣),然後才能夠知道作為君王應該如何治理國家為百姓造福(為人君)。

漢代的賈宜曾經說過:『天下之命懸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早喻教與選左右。』又說:『若其服習積貫,則左右而已』。 未來天下的命運,取決於太子的品德、智慧和能力;太子的品德、智慧和能力,則取決於他從小所接受的圣賢教誨以及日常所接觸的人和生活環境。而太子的思考方法和行為方式等習慣,則完全取決於他日常所接觸的人和生活環境。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下一代是國家、社會乃至世界的未來。孔夫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讓我們的下一代及早地接受圣賢的教誨,保持本善的天性,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是一個人一生幸福快樂的根本保證,也是每一個家庭幸福快樂的根本保證。

《三字經》開篇就強調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作用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把學習圣賢教誨提高到人生之始的重要地位,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思想是很有啟示的。

2. [原文]

[譯文]:從前孟子的母親,選擇良好的環境居住,是為了讓孩子學好。孩子不肯努力向學,就割斷織布機上的布來勸勉他。

[故事]: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里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里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疋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疋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圣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圣』。

3.[原文]

[譯文]:五代竇禹鈞教育兒子有良好的方法。他所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名揚天下。

[故事]:竇禹鈞教子

竇禹鈞,五代後晉薊州人。因為薊州有燕山,所以他也被稱為竇燕山。

竇燕山家境富裕,但為人不善,年過三十,也沒有一個兒子。有一天晚上,他夢見死去的父親對他說:『孩子,你平日所作所為,惡名遠播,如果不改惡從善,不僅不會有子嗣,還會短命。趕快改過自新多做好事吧。』竇燕山醒來後,牢記夢中父親的吩咐,痛改前非,做了很多好事。多年後,他的妻子接連給他生了五個兒子。兒子們在竇燕山嚴格的教導下,先後登上了科第,聲望都很高,贏得了『竇氏五龍』的美譽。五個兒子都娶妻成親,一家和睦相處,滿目都很孝順。因此,當時有一個名馮道的人,寫了一首《贈竇十》的詩來贊美他們:『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4.[原文]

[譯文]:僅僅撫養子女而不教子女如何做人,這是做父母的過錯;教導學生不夠嚴格,這是做老師的怠惰失職。

[解說]:生養孩子,如果只是給他吃,給他穿,而沒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這是父母的過失。孩子上學後,老師如果不按照圣賢教誨嚴格督促、認真教育,就是犯了懶惰的過失。這兩句經文告訴我們,要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必須要重視家庭教育。孩子在上學以前,主要由父母進行教育,孩子在上學以後,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家庭中與父母親人在一起,父母既是孩子最親的親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和終生的老師。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難以用語言描述。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一個孩子的身上可以看到孩子父母的優點和缺點。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有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帶頭身體力行圣賢教誨,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學習和傚彷。例如,如果想要孩子學會孝敬父母,那麼做父母的必須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這兩句經文還告訴我們,要教育好孩子,必須親師配合,必須父母和老師共同配合。父母教育孩子要尊敬師長,尊師重道,老師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學習圣賢的教誨,學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和老師雙方都要盡責任,缺一不可。

從前有個小孩子,在學堂里看到別人的文具很好看,就擅自拿回家去。他的母親看見了這個文具,問他是從哪里得來的。他說是拿同學的。他的母親聽說後,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夸他能干。從此以後,他就經常拿同學的東西。小的時候是小偷小摸,長大以後就成了大偷大盜。終於被繩之以法。他這才醒悟到偷盜別人的東西是錯誤的,要承當法律責任。臨刑前,他的母親去看他,與他作最後的告別。他對母親說,我馬上就要死了,最後想吃媽媽一口奶。他的母親答應了。他就一口將母親的奶頭咬掉了。母親又痛又氣,說我養了你這麼大,你怎麼能這樣對待我?孩子說,你是養了我這麼大,可是你沒有教育我,在我第一次偷別人東西的時候,你不僅沒有告訴我這是錯誤的,反而鼓勵我繼續偷人家的東西。你害得我犯了國法,罪該萬死。所以,我恨你。母親聽了,羞愧萬分,後悔莫及。

所以,教育孩子,要慎於始。就是在孩子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就立即糾正他,教育他,讓他改正。這才是父母應盡的職責。

另外,教育孩子,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親師配合:父母教育孩子尊師;老師教育孩子孝順父母

(2) 家庭教育是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長;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

(3) 教育孩子,父母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正孩子身上的缺點,首先要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5.[原文]

[譯文]:孩子不學習,是不應該的。如果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不讀書不學習,那麼到老的時候還能有所作為嗎?

[解說]:孩子不好好學習是非常不應該的。因為不求學,必然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家里不知道孝順父母、兄友弟恭;出門在外與人交往也不知道如何待人處世,以至得罪人,令人生厭。相反,如果肯求學,就可以學習古圣先賢的教誨,能使我們懂得事理,能夠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在人生的道路上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另一方面,也可以學到更多的本領去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年幼的時候,身體壯,精力足,記憶力好,學習能力強,如果這個時候不學習,沒有本領,長大了怎麼能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呢?古人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前人的經驗之談,我們要牢記在心,從小就要努力學習。

6.[原文]

[譯文]:玉石如果不經過琢磨,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圣賢教誨,就不會懂得仁、義、禮、智、信等做人的道理。

為人後代,當年少時,應當親近良師益友,學習禮儀道德之事宜。

[故事]:和氏之璧和完璧歸趙

春秋時代的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有一次在山中無意間發現了一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璞玉。他非常高興,立即把那塊璞玉呈獻給楚歷王。楚歷王看到那塊璞玉外表和一般的石頭差不多,并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不大相信,就叫玉工來鑒定。玉工拿起那塊璞玉端詳了一會兒,對楚歷王說:『啟稟大王,這只是一塊石頭啊。』楚歷王聽了玉工的話,大為震怒,下令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卞和的左腳。

楚歷王死後,楚武王即位,卞和心想武王大概會識貨吧,他又把那塊璞玉呈獻給楚武王。武王認為卞和騙他,又下令把他的右腳砍斷。

等到武王死了,楚文王即位。卞和因為失去雙腳,無法走到京城,就抱著那塊璞玉在楚山下哭號,連哭號了三天三夜,眼淚都流乾了。楚文王聽到這件事之後,覺得蹊蹺,就派人問他:『天下受到砍斷雙腳處罰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樣悲傷呢?』卞和說:『我傷心的原因是因為寶玉被指為石頭,誠實的人被指責為騙子。』楚文王得知卞和的話,就叫人把那塊璞玉帶到京城,又請玉工仔細琢磨,果然是一塊晶瑩透亮的寶玉。於是把它雕成一塊玉璧。這塊玉璧又圓又大,而且潔白無暇,真是人見人愛。為了紀念卞和,楚文王將它命名為『和氏璧』。

這塊和氏璧是稀世珍寶,價值連城。據《史記》記載,和氏璧輾轉落到趙國惠文王手里。秦國的昭王知道了,曾派使臣到趙國去,說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換那塊玉璧。趙國派藺相如送那塊玉到秦國去換地,因為秦王食言,藺相如拼死用計取回玉璧,暗中派人連夜送回趙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本小節總結:

本小節是三字經的開篇,告訴大家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大方廣網編輯部

 
網站導航 - 聯系信箱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