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孔子故事系列》二十二

大舜何冠

【原文】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對。公曰:「寡人有問於子,而子無言,何也?」對曰:「以君之問,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為對。」

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為君也,其政好生而惡殺,其任授賢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靜虛,化若四時而變物,是以四海承風,暢於異類,鳳翔麟至,鳥獸馴德。無他也,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問,是以緩對。」

——《孔子家語•好生第十》

【白話易解】:

魯哀公有一次問孔子說:「以前,舜王是戴什麼樣的帽子呢?」

孔子沒有馬上回答,哀公便問道:「寡人向您請教,為何您不說話呢?」

孔子作禮答道:「因為君上提的問題,并不是將大的方面放前面,所以臣正考慮如何回答。」

哀公聽了奇怪,問道:「那大的方面是什麼呢?」

孔子說:「舜帝在做君王的時候,其政愛惜生民,不忍刑戮殺害。在任命官吏上,選舉賢能。他的德行猶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寧靜謙虛;教化如四時,使萬物生長。所以四海接受舜帝的教化,即使傳至邊遠的少數民族也暢行無阻。於是,鳳凰和麒麟此類瑞獸出現在境內,連鳥獸也馴服於他的威德。沒有別的原因,就因他好生啊!君上舍掉這些大的方面,卻只問舜王戴什麼帽子,臣因此才沒能及時回答。」

舜,千百年來得以流芳後世,為何?

就德行來說,他是一位至孝之人,二十四孝中名列首位,詩贊曰:「虞舜大孝,竭力於田。象鳥相助,孝感動天。」

就事功來說,他貴為天子,德行感召天地,仁政澤被四方,使百姓安居樂業,連昆蟲鳥獸也受其「好生」之惠。人與萬物和諧相處,一片祥和。

歷代諸侯君王,莫不仰慕舜王之德,能善治天下。

魯哀公身為一國之君,向孔子求教,然開口卻只問舜王冠帽穿戴,未想到國計民生、舜之仁心德風,可謂舍本逐末,棄大就小了。

孔子緩對,并非不答,只是希望能幫助哀公安邦定國,將大的方面放於心上。當哀公因此而疑惑問孔子時,孔子引出了舜王之仁愛好生、德化天下的事跡,我們聽了也是收益匪淺。

故知,學習重實質而非形式,表面上的傚法,不如從內在深入去學。若能深入精髓,不僅於自身大有裨益,也將利益蒼生百姓,學個皮毛,又或偏離求學軌道,只怕空耗許多光陰卻收獲甚微,這不得不使我們警醒。

何為大,何為小?何為根,何為葉?看清大小、主次、輕重,不僅能事半功倍,也有助於學有所成,成就人生。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