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孔子故事系列》四十四

宣君之惠

【原文】

子路為蒲宰,為水備,與其民修溝瀆;以民之勞煩苦也,人與之一簞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路忿不悅,往見孔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民修溝洫以備之。而民多匱餓者,是以簞食壺漿而與之。夫子使賜止之,是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由不受也。」

孔子曰:「汝以民為餓也,何不白於君,發倉廩以賑之,而私以爾食饋之,是汝明君之無惠,而見己之德美矣。汝速已則可,不則,汝之見罪必矣。」

——《孔子家語•致思第八》

【白話易解】:

子路擔任蒲邑的長官,為防備水災,率領百姓們去修理溝渠。因為百姓勞動非常辛苦,子路便給每人用竹器盛的一點飯,用瓦壺裝的一點米汁。孔子聽說了此事後,馬上打發子貢前去制止。

子路因此生了氣,很不悅地來到夫子那里,問夫子說:「我因為一場暴雨快要來了,恐怕會發生水災,率領老百姓們去修整田間的水道,為防洪做準備。可老百姓們很窮,大多是餓著肚皮來的,因此給了他們每人一點飯和一點米汁。可您卻打發子貢前來制止,這是制止我施行仁義啊!您平常以仁教化百姓,而今卻又禁止別人實行仁義,對此我是無法接受的。」

孔子於是回答說:「你認為百姓們受饑挨餓,為何不直接稟明君王,打開糧倉去賑濟他們呢?你卻私自用自己的糧食贈送百姓,這是張揚君主沒有恩惠,而表現自己的恩德了。你現在停止還來得及,否則,一定會被加之以罪的。」  

子路因暴雨將至,為防洪率人民共修溝渠,看到人民餓著肚子來,非常不忍,於是拿出自己的糧食來賑濟百姓。乍一看,并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甚至感覺子路為人厚道,善能體恤百姓疾苦。然而,夫子卻命子貢前去制止。對此,我們也心存疑惑。

子路個性率直,於是生氣地去找夫子,詢問夫子為何如此,并表明自己不能接受夫子的做法。面對疑惑,直接請教,才能化解內心疑慮。夫子告訴子路,見百姓受饑,可稟明君王,開倉賑災,這才是為民解決饑苦的好方法。試想,以子路一家之糧,能夠幫助多少百姓?又能幫多久?如此施惠,人民感恩子路恩德,卻可能埋怨國君不恤民情。於此,僅緩解一時之困,卻對長遠及大局沒有幫助。夫子能夠看得深遠,請子路直接向君王反饋民情,救濟百姓,不但考慮到了為民解決饑苦,還能使上下和睦,人民安樂,足見夫子之智。

當我們眼界不夠開闊,只想解決眼前問題,順著自己的想法、看法去做,很可能在當前看起來是好事,但隨著時間推移或以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反而不是好事。只有如夫子這般有高遠的見地,思想周全,才能將事情做得更合理、更圓滿,最終又皆大歡喜!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