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論語 ?里仁第四》講要選錄

( 一 )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居於仁者所居之里,是為美。不擇處仁者之里,隨意而居,安得為有智者。古語,千金置宅,萬金買鄰,又如母三遷,皆是擇仁之意。廣義而言,交友,求配偶,皆須擇仁。

《疏》:「中人易染,遇善則善,遇惡則惡。若求居而不擇仁里而處之,則是無智之人。故云焉得智也。居士曰,言所居之里,尚以仁地為美,況擇身所處,而不處仁道,安得智乎。」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疏》:「約,猶貧困也。樂,富貴也。」

不仁之人,不可以久處貧困。久困則為非。不可以長處富樂,長富則驕奢淫佚。仁者安仁,仁者天賦仁厚,為仁無所希求,只為心安理得,否則其心不安。是為安仁。知者利仁,智者知行仁為有利於己而行之也。交友必須知其仁與不仁,不仁者無論貧富皆不可交。李二曲《四書反身錄》曰:「吾人處困而學,安仁未可蹴幾,須先學智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說,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公冶長篇》,孔子答復子張說:「未知,焉得仁。」《顏淵篇》,孔子答復顏淵說:「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有智,能克己復禮,不妄為好惡,故唯有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茍志於仁矣,無惡也。

無惡的惡字,《釋文》有兩種讀音。一讀入聲,作善惡之義講。一讀去聲,作好惡之義講。氏《正義》,氏《集釋》,皆說:「案前後章皆言好惡,此亦當讀去聲。」

孔安國注:「茍,誠也。言誠能志於仁,則其余終無惡。」

朱子《集注》:「茍,誠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為惡之事矣。」

今以惡字作好惡之義講,則此章是說,誠然能志於仁者,便無所憎惡之人。志於仁者,能以仁厚待人。遇好人,固然能以善心待之。遇惡人,亦能以善心勸之改惡向善。所以,一個人果然志於仁,即無所惡之人。

俞曲園《群經平議》說:「上章云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此章云茍志於仁矣無惡也。兩章文義相承。此惡字即上章能惡人之惡。賈子《道術篇》曰,心兼愛人謂之仁。然則仁主於愛,古之通論。使其中有惡人之一念,即不得謂之志於仁矣。」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

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孔安國注:「不以其道得富貴,則仁者不處也。」

何晏注:「時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貧賤,此則不以其道得之,雖是人之所惡,不可違而去之。」

《疏》:「富者,財多。貴者,位高。乏財曰貧。無位曰賤。」

富貴是人之所欲,但如不以其道得之,仁者不處。不處,即是不居,亦可說是不取之意。富貴可得,但因不合道理,而不取。這不是普通人,而是仁人。注甚得經義。

貧賤是人之所惡,氏以為,君子行道,應當得富貴,而反得貧賤,這就是不以其道得之。例如《尚書伊訓篇》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作善是得富貴之道,如果作善,而得貧賤,即是貧賤不以其道得之。君子深知,時代有否有泰。在否閉之時,雖然履道,而反得貧賤,亦可違而去之。假使去之,則必去其所行之道。故君子寧守其道,而不去貧賤。氏之注可從。

孫奇逢《四書近指》說:「人初生時,只有此身。原來貧賤,非有所失也。至富貴則有所得矣。無失無所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貴不可處,以其外來。貧賤不可去,以其所從來。孔子樂在中,顏子不改其樂,全是於此看得分明,故不為欲惡所乘。」氏此說大有道理。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孔安國注:「惡乎成名者,不得成名為君子。」君子去仁的去字,作舍棄講。惡乎的惡字,讀平聲,作何字講。乎,是語助詞。君子舍棄仁,何得成名為君子。

君子希望成賢成圣,必須行仁。但是,何謂仁,如何行仁,皆非人人所能了解。君子行仁,未能完全至於仁,首須能近乎仁。例如恕道,剛毅木訥,皆是近仁。又《禮記中庸》:「子曰,力行近乎仁。」孔穎達疏:「以其勉力行善,故近乎仁也。」孔子教人孝弟忠信,即是重要的善行,故能力行孝弟忠信,亦即是近乎仁。近仁即能至於仁。不近仁,則遠仁,遠則去仁,不能成其為人所稱的君子。

如何不去仁,下文云: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終食之間,就是吃一頓飯之間。違仁,即是去仁。造次,馬融說是急遽,鄭玄說是倉卒。造次就是倉卒二字的轉音。《疏》說,急遽、倉卒,皆是迫促不暇之意。顛沛,馬融注為偃仆。

君子既然不可去仁,則須經常保持仁心,雖在一食之間,亦不能去仁。造次必於是,急遽時,其心亦必在仁。顛沛必於是,在偃仆之際,即是遭遇危險,甚至面臨死亡之際,其心亦必在仁。此為君子須臾不可離仁之義。

自「君子去仁」至「顛沛必於是」。古注與前合為一章。陳天祥《四書辨疑》說:「前段論富貴貧賤去就之道,自此以下,至顛沛必於是止,是言君子不可須臾去仁。彼專論義,此專說仁,前後兩段,各不相關。」氏主張,前後兩段,各為一章。樹德《論語集釋》從氏之說。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我未見好仁者……加乎其身。」

孔子說:「我未見過好仁者,亦未見過惡不仁者。」好仁者,此人以行仁為所好。惡不仁者,此人遇見不仁之人則厭惡之。好仁者,惡不仁者,注就兩人解說,先儒亦有作一人解說,以為一人心中有好有惡。兩說可以并存。

好仁者,無以尚之。孔安國注:「難復加也。」尚亦通上。好仁的人,凡事皆依於仁,此是實行仁德的上等者,無人更上於他,所以難再加乎其上。《疏》說:「故李充曰,所好惟仁,無物以尚之也。」

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厭惡不仁者的人,其為仁矣,他的為仁,即在「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依《疏》說,此人既厭惡不仁者,便不與其親狎,不仁者便不得以非理不仁之事加陵於此人之身。所以孔安國說:「惡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義於己,不如好仁者無以尚之為優。」惡不仁者,雖然比不上好仁者,但能遠離不仁者,潔身自好,而不為惡,亦得為仁。《疏》又一解釋:「其,其於仁者也。言惡不仁之人,雖不好仁,而能惡於不仁者,不欲使不仁之人以非理加陵仁者之身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孔安國注:「言人無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耳。我未見欲為仁而力不足者。」此意是說,有誰能在一日之間用力行仁呢。如果有人能夠一日力行其仁,孔子未見其人之力不足。《中庸》引孔子的話說:「力行近乎仁。」例如力行孝弟忠信,就是近仁。孝弟忠信,有淺有深,人人可行,人人都有可行之力。所以孔子未見力不足。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孔安國注:「謙不欲盡誣時人,言不能為仁。故云,為能有爾,我未之見也。」《疏》:「世中蓋亦當有一日行仁者,特是自未嘗聞見耳。」

朱子《集注》:「蓋,疑辭。有之,謂有用力而力不足者。蓋人之氣質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進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見耳。」

注謂有用力而力不足,雖異注,其說亦可取。

陸隴其《松陽講義》,引慶源輔氏說:「此章三言未見,而意實相承。初言成德之未見,次言用力之未見,末言用力而力不足者之未見。無非欲學者因是自警而用力於仁耳。」

恭錄自《論 語 講 要》雪公 講述 ,徐醒民教授 敬記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前頁 後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