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每周一字

 

 

 隸

 書

 

 

 

 楷

 書

 行

 書

會意>、<形聲>字

小篆:「貪」,從「貝」、「今」聲。本義作「欲物」解,乃亟思得財貨占為己有之意,故從「貝」。又以「今」為現前之稱,示貪者常思當前之利、專務現在之得,故貪從「今」聲。

其義有:

1. 愛財,不擇手段地求取財物曰貪。如貪財,又如《戰國策?齊策

四》「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2. 求無厭足者曰貪。如《李陵?答蘇武書》「有司明慎選舉,進柔

良,退貪猾。」

3. 納贓受賄曰貪。如貪官、貪贓枉法。

4. 貪戀、酷愛曰貪。如貪生怕死,又如《謝枋得?卻聘書》「貪戀

官爵,昧於一時。」

5. 專利曰貪。如《逸周書?芮良夫解》「惟以貪諛為事。」

6. 求取非所當得,愛非所當愛曰貪。如《左傳?襄十四年》「昔秦

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又如《左傳?宣十一年》

「今納夏姬,貪其色也。」

7. 竊,貪竊之意。如《左傳?僖廿四年》「竊人之財,尤謂之盜,

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利乎?」

「貪」,從「貝」、從「今」。此字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描繪出一個人現前就欲得財寶的急迫之狀。無疑這不是一個美好的影像,由表及里,懷挾貪欲亦絕非正常健康的心態。貪是對非所當得、非所當愛的財物等,生起妄求之心,行索取無厭之事。

我們觀察「貪」字,與「貧」很近似。物極必反,對財物的貪心越重,則自我的感受越近於貧乏。古云:「心足則物常有余,心貪則物常不足」。貪財者,現前眼中見的,心中想的都是如何得到財物,至於是否應得往往無心考量,貪求背後的隱患也無能辨識。貪取非義之財,縱令一時富貴,而後旋即破散,身敗名裂甚或亡死者,不計其數。

因貪圖名位而受其累者,亦比比皆是。此類貪者,往往是殫精竭慮,過分營求,輾轉於「求不得」的煩惱之中,還會做出許多沽名釣譽、結怨成仇的傻事。與此同時,往往折損掉難以彌補的雙親孝養、子女教育、家庭幸福、領導信任、同事友情,還會賠上自己的健康。即使僥幸得到名位,假如自己德能不足以堪任,顯然是禍不是福啊。而且貪求者,還必陷入力保其位,唯恐失之的新一輪懮懼之中。但此場戲必有落幕之時,真是心勞身苦一場空。

其實真正的位高者,是實至名歸。「行高者 名自高」,這全然在以修身為本的立身行道中自然獲得,無需在外馳求。過理得心安,各得其所的日子,才是明智之舉。何必自陷於各色各樣的名利牢獄?「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這是過來人醒悟後的灑脫之言。

貪色、貪食、貪功、貪利、貪圖享受、貪污受賄、貪贓枉法……只要與貪沾邊,結果終是大不幸!個體如此,群體也一樣。近二百年來,人類對物質的貪欲越燃越烈,引發能源過度消耗、飲食結構偏重肉食等錯誤導向,并因之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現如今,全球暖化與核武已并列為人類存亡的最大威脅。貪欲把南北極的冰雪融化了,逐漸增高的海平面將變成水患,淹沒大面積的沿海陸地。

如果熄滅貪欲,斷掉貪心,人與人之間會免去多少勾心斗角、你爭我奪的慘劇;國與國之間就不會有掠奪引發的戰爭;整個地球上的生靈,也能在可持續發展中和諧相處,免除災害的降臨。

「貪求則爭起,有知則事興」、「貪愎喜利,則滅國殺身之本也」,那我們要貪做什麼?舍掉它,我們的心將恢復本有的真凈,能準確靈敏地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真正需要,可以體會出天地萬物的美好;舍掉它,我們安在本位隨緣隨分,盡己之能,濟人之急,救人之危……這樣有意義的人生,將回饋我們內心的喜悅、家庭的美滿、社會的安和、地球的康寧。

不貪才是寶!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 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