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話題

 

 

春分養生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後(20日~22日)交節,農歷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度。歷書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一天起,太陽直射位置漸向北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與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地溫已穩定通過10度,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而春分節氣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此時也是早稻的播種期。

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平衡。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濕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姜、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

在思想上要保持輕松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濃濃的春意溢滿人間。愿我們共享天地萬物的恩澤,珍惜寶貴春光,播種美好的新希望!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