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話題

 

 

清明養生

清明,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在每年的4月4日~6日交節,太陽位於黃經15度時為清明。《歷書》記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我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時至清明,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後,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於12℃,造成中稻爛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栽插要避開暖尾冷頭。在西北高原,牲畜經嚴冬和草料不足的影響,抵抗力弱,需要嚴防開春後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對江南春雨的寫照。但是就一些地區而言,情況并非如此。特別是華南西部常處於春旱時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帶的一半;華南東部雖然春雨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過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農業生產之需還須靠年前蓄水補充。

清明時節是一年養生的重要時期,在中醫理論機體生長也在於春季,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大家應在這段時間穿比較寬松的衣服到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鍛煉。

在清明之際體內肝氣最旺盛,如果肝氣過旺,則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時還會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而這段時間是高血壓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需要大家對其重視起來。

清明時期,飲食方面,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適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時節,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予以避免。「陽氣」昇發是指脾胃的運動收縮,因而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較好,不過要注意飲食適度,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時節飲食宜溫,多進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時令蔬菜。清明時期還適合進食地瓜、白菜、蘿卜、芋頭等食品,溫胃祛濕,適宜多吃。另外,清明節氣中,可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例如薺菜、菠菜、山藥,對身體有好處。

清明踏青時,不宜做運動量太大的活動。較少活動的人群,做運動需要量力而行,不應過大。老年人活動時心率控制在105次/分鍾以內,呼吸控制在24次/分鍾以內,中青年因人而異適當放寬。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炎、貧血、肺結核、發熱、急性感染以及處於結石活動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強登山。

清明是踏青掃墓、追悼先人的祭祀節日。在祭祀先人,緬懷祖德的同時,也當注意情緒的控制,否則有些人容易觸景傷情,產生悲觀等不良的情緒。特別是老年人在掃墓時,很容易有負面情緒。因此悲傷、抑郁,不宜持續過久,當注意情緒的調節。而對先祖及逝去的親人,最好的懷念,無過於我們提陞自身的品德,光耀祖先。也在生活中學會堅強樂觀,讓泉下的親人有所安慰。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清風明月中傳遞著溫暖的信息,清山明水里散發著勃勃生機,讓我們懷抱清明之志,修養清心明性,令身心健康愉悅,生活康莊幸福!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