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生活学堂 每周经典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前往北京诚敬仁首页

我从《弟子规》中领悟读书方法

 

笔者虽已年近古稀,但还是热爱读书。然而,凡嗜书者,必有此感慨——书籍浩如烟海,而吾生也有涯,而书也无涯,如何读法?以往,笔者的读书习惯是大量搜罗,匆匆读完一本又换一本,可学识未见增长,视力倒是每况愈下了。

到后来,书好像也颇读了一些,但论其内容,总觉茫然。有时开会发言或与人谈论的场合,印象中某书的观点正合用,急欲道来却记忆「短路」。有时一个主张在心中若有若无,时隐时现,但说出来或写出来却又语焉不详。还有时自以为熟极而流的典故、史实、名句,在表述中常遇梗阻,甚至张冠李戴。

读书遇到这些困惑,却不能开解,心里是够郁闷的。偶尔有一天,我在家辅导孙子读《弟子规》,这书我幼年时似乎也读过,不过好多都忘了。现在重拾起来读,颇有亲切感。孙子需要背诵的段落已经熟极而流,我拿起书来却再放不下了,颇有点手不释卷的感觉。

当我读到「余力学文」篇时,不禁联想到自己的读书困惑,再仔细阅读,特别是读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时,兴奋地差点喊出声来,因为这看似简单的《弟子规》的内容,实在蕴藏着读书方法的至理,可解我多年的困惑。

茅塞顿开之后,我革新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时,必随身携带一个小本,记录着全部藏书状况,以及历年来读过的书籍。读书时必在书页的留白处批注,或注释或质疑或评论,短则几个字、数十言,长则上百语。彰显读书用功之深,终至可出口成章,旁征博引,时有惊人之语。 《弟子规》中还有「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的名言,也让我大受启发。原来读书有口读、眼读与笔读、心读之分。凡读书须思考,书中常有令人不解处、使人生疑处、让人会心处、促人警醒处、引人深思处乃至忍不住拍案叫绝处。口读者或眼读者何尝没有这些感受,只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惦着前头的好景致,却对眼前美景匆匆浏览而过,终于从开始的目不暇接到最后的头晕目眩,只留模糊的影子了,时日一长则荡然无存(少数过目不忘的天才除外)。

笔读、心读则不然,落笔处必是思考极深处,每有感触绝不轻易放过,用精炼简省的文字记下刹那间的思想火花。如此一来可以加深记忆,让知识点明确深刻;二来常存疑问,多方求证,养成了深入思考的好习惯;三来可将书中精华化为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精神。如果每回掩卷后写篇读后感或书评文章,概括全书精义,触类旁通地探讨相关问题,则收获会更大。从前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信然!当然此乃笨办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书,但读有价值的书,或读书欲求学问,舍此必不得矣。

笔读、心读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读书。读书人好坐享他人成果,病在只进不出。笔读则包括了本人的思考和劳动,受益匪浅的同时,用功深者经年累月,积腋成裘,还能汇集成册,再传世间。历史上著名的笔记、随笔,便是如此。如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穷作者四十年之期,阅千百部书,卒成洋洋五十万言,被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可见笔读能获小收益,也能得大成就。

感谢《弟子规》,不但教育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更教导我们学习读书的方法。解人之惑,可以为师矣。读过《弟子规》,我深深地感悟到:有人说,书不能终卷,不如不买;那么或许也可以说,读书不能笔读,不如不读。

 

 

   感恩倪女士分享

 

大方广文公益网 恭制

www.dfg.cn

 

前页/后页

*-*-*-*-*-*-*-*-*-*-*-*-*-*-*-*-*-*-*-*-*-*-*-*

 


北京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