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教—太平之源
——观看《李习求贫》
反思家教的智慧
刘老师 杨老师书法教室
泱泱华夏,源远流长,承传祖德,重教兴邦。
清晨,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万物皆普被光明,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成长着。
我们仰望日月星辰的光明,更赞叹天地无私的恩德,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常思:“是谁将我们华夏的文明代代相传?”
中国古语讲:“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纵观华夏历史,从周朝的三太,到孔老夫子的母亲,孟夫子的母亲,再到历朝历代无数优秀的母亲,皆因善教子女,而光照千古,永载史册,同辉华夏。
《易经》在蒙卦里讲:“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蒙童时代,要培养其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他的善心,善言,善行,扎好德行的根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功业。”敬忆周文王、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一生的成就,就能体悟这句话的重量与深远意义了。
我作为一名少儿的经典与书法老师,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与母亲,深深感受到母亲的见地与修养,对一个孩子成长、学习与未来的影响,至关重要。
下面我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中华德育故事》中,“李习求贫”的故事。
《中华德育故事》是一部优秀的故事片,他集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有关传统品德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方面的故事,每一集都感人至深,可以真正让孩子与圣贤对话,感受从古至今与日月同辉的精神力量。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为孩子们奠定做人的根基,更会教他们如何超越苦难、如何自律、自立、自强。同时教会父母与老师如何启发学生,以及生活中不同角色的我们,如何能善尽本份,换位思考,利益家国,造福社会。是一部积极向上的大型动画片。
在《中华德育故事》这部动画片中,其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片不少,其中《李习求贫》这则故事片,对我这位教小朋友的老师来说,印象尤为深刻。当看到故事题目的时候,大家一定好奇,内心会反问,李习氏为什么会求贫?
李习氏,是三国太守李衡之妻,李衡和所有当官的人一样,有着利用职权之便,治理产业,遗留子孙,以求绵延家财的想法,而李习氏却反求清俭,在散尽家财后,反而给子孙留下了供其受用一生的,最珍贵的遗产。在本篇故事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太太的威仪,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由内而外的德光。
随着叮叮当当的鞭炮声,小小的李焕,在街上看到了正在开业的“四海缎庄”,回家便向娘说:“娘,我的衣服又破了。”母亲慈爱的说:“来娘帮你缝补好。”这时李焕不开心的说:“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咱们是当官人家,为什么要穿破衣服?我想让娘买新的。”母亲拍拍李焕说:“破处都不大,并不影响穿戴,记住:衣贵洁,不贵华。对了娘要做饭了,咱家的盐吃完了,你去买点儿回来。”李焕:“娘,做饭不是王阿姨的事吗,您为什么还要亲自下厨啊?”母亲:“你忘了,娘已经将帮工们请走了,咱家生活简单,用不到别人帮忙,娘一个人就可以打理了。”李焕:“娘,别的当官人家都有成群的仆人,爹是堂堂太守,你也贵为太守夫人,我也是太守之子,咱们用得着这样小气吗?”母亲:“不是小气是节俭,正因为我们是做官人家,才更要注意节俭。俭以养廉啊,快去吧。”
此时李焕买盐回来,正好碰到全公子骑着马,横行无礼的过来,险些把李焕踢着,全公子无礼的走了后,李焕望着全公子的背景,嘴里叨念着:“我什么时候能像他一样?”
李焕从外面回家后,脱下自己打了补丁的衣服,越看越不喜欢,气呼呼的扔在了地上,母亲看到后,安祥的走过来问:“孩子你怎么了?”李焕一脸不高兴的说:”我想要全公子那样的衣服,想要爹也开四海段庄那样大的生意。”
母亲耐心的引导道:“我们不能总羡慕别人的富贵奢华,咱家也算是尊贵人家,要守持德行,嗯,天下最长久的富贵不是钱财,而是令人敬仰的德行。”李焕不解的问:“德行?德行是什么样的?”母亲用慈爱的眼光,注视着焕儿,开解道:“贵而能贫是好的德行,生活节俭也是好的德行。”小小的焕儿,大声说道:“贫?我不要过穷日子。”
母亲继续温和的说道:“贫不是追求贫穷的日子,而是节俭清廉,尊贵却能守持清廉俭约,方是为官为人的正道。”此时烛光下的母亲,边说边将衣服披在自己的焕儿身上。“人不患不富,患无德。全大人开缎庄,无非是为子孙留有钱财和家业,可是世人常常被物质迷惑,容易忘记利可以养生,也可以伤生,如此看来留财不如留德,才能真正成就子孙的人生。”李焕用稚嫩的口气说道:“娘,孩儿还是想不通。”母亲:“你还小,缺乏人生经验,慢慢的娘相信你会想明白的。”
后来,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能教导李焕独立生活,不依赖父亲留下的桔园,决定把桔园转让出去。李焕却担心以后的生活,一再央求母亲,能不能别送掉桔园?母亲为了让李焕能免其不劳而获的习惯,不仅教导他自立、自强,将来能有面对困难的能力,更希望他长大后,能有志气,长本事,真正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
李母将桔子,分享给众人,李焕看到了内心很是不平,还嘟囔着:“娘,好狠心那,给陌生人,都不给我。”正在此时,他还看到了宝马香车的全公子,在车马快速的行驰中,掉下了一只香囊。李焕捡起来,用羡慕的眼神注视着,这只别致的香囊,并在内心里琢磨,照这样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全公子一样?内心不平的自己,突然定下心来,勉励自己,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做一个自立更生的人。
于是,精彩的一幕开始上演了,李焕乔装打扮,装成一名乞丐,来到母亲的摊位,来领取桔子,母亲竟然没有发现。得逞的李焕,在偏僻的地方挖了一个坑,将所有的桔子倒在坑里,再一次跑到母亲的摊位前,领取了一筐的桔子,倒在挖好的坑里面,他开心的幻想着眼前的桔子,一个个都变成了金子,呵呵呵的笑出了声。
小李焕在大街上摆起摊位,正巧一阵大风刮来,母亲发现了他在做的一切,但这位智慧的母亲,并没有拆穿他,而是静观其变,隔着大树,远远的观望着自己焕儿的一举一动。小李焕就在此时也突破了自己,大声的喊出了:“卖桔子喽,卖桔子喽。”此刻母亲的眼神也由紧张、担心,缓和了下来。在李焕的吆喝声下,客人也开始由少变多起来,此时问题来啦,小小的李焕被大家问到桔子多少钱一斤时,竟然答不出来了,急中生智,问了一下客人:“旁边的人卖多少钱?”客人答五文钱,李焕张口就说:“那我卖四文钱。”大家争相购买,此刻母亲还是站在树后,静观着焕儿发生的一切。此时,对面卖桔子的大哥,用一道锐利的目光,投向正在火热卖桔子的李焕。
夜幕降临后,李焕也开始收摊,此时对面的大哥走了过来,用错误的方法指导李焕储存桔子。少不更事的李焕,听信其言,真的用冰块将桔子保存起来,并乐呵呵的沉浸、感受着今天的开业大吉,开开心心的跑回家了。与此同时,母亲待自己的焕儿走后,耐心的将冰块换上了厚厚的松针。李焕回家后,发现母亲不在,悄悄的将卖桔子的钱藏在鞋子里,还慌称自己一直在读书,慈悲智慧的母亲,并没有拆穿这一切,而是在暗中悄悄帮助着自己的焕儿。(看到这里,真是赞叹这位母亲的智慧)第二天,李焕发现自己保存的桔子完好无损,此时的他还以为是同卖桔子的大哥教的方法正确,特意拿了前一天卖桔子的一半儿钱,来感谢大哥,还约大哥明天一起卖桔子。
小李焕靠着自己赚来的钱,去买了新衣服,还买了和全公子一模一样的香囊。当他神气地穿着新衣服走在街上时,恰巧遇到了全公子,因为香囊的误会,他俩互相认识,成为了好朋友。晚上,全公子邀请李焕来家里玩,当李焕穿着新买的衣服,戴着和全公子一样的香囊,走进全府时,心中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我终于和全公子是一样的人了。”因为小李焕一直很羡慕全公子,羡慕他的穿戴,羡慕他的宝马香车,很希望过全公子一样的生活。
夜晚,由于全父与全公子的争吵,全公子不小心把烛台碰倒,没有及时扶起,不久熊熊大火便在全府烧起。由于全大人平时为富不仁,无人相救,眼看着家产全都被烧光了,昔日全府的盛况,却落得非常凄凉。全父和全公子流落街头,靠着大家接济过活。
此时的全杰还吵着:“爹,我不要吃破橘子,我要吃大餐。我不想当乞丐,我要宝马香车,我不要过这样的生活。”竟撒腿跑掉了。杰儿,父亲忍不住抽泣起来。此时李焕和母亲目睹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天色渐渐黑了,忙了一天的李习氏,又为自己的焕儿,准备了一餐热乎乎的饭菜。“焕儿,吃饭啦”母亲见没人应,缓缓的走进房间,此时的李焕正坐在床上一个人捂着脸哭呢。母亲连忙问:“焕儿,你怎么了?”
李焕:“娘,全杰兄是不是真的不要他爹了?”
母亲:“娘相信他只是一时的少爷脾气。”
李焕:“他那么有钱,那么骄傲,好像无所不能,我一直想和他一样,可是我没有想到,他会那样对待他爹,我看到全大人的样子,像一个被抛弃的小孩儿,我觉得他很可怜。”
母亲:“焕儿,全大人也是一个父亲,尽管他很富有,可是他也是为了儿子支撑一个家,和普通的父母一样不容易。”
李焕:“全大人的家那么富丽堂皇,我昨天终于见到了,可是只是着了一场火而已,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时母亲亲切的注视着焕儿,解释道:“孩子财富不是一个人独享,而是五家共有的。”
李焕:“五家共有?不是谁挣的就属于谁的吗?”
母亲:“世间无论谁的财富,都是属于天灾、人祸、强盗、官府和败家子五家共有,水,洪水冲毁;火,不慎而招致火灾,就像全大人家现在的情况,或是因战乱而毁失,官府,罚没充公,盗贼,为贼偷窃,败家子,挥霍一空。”
此时李焕的眼睛,炯炯有神的注视着母亲,深怕错过娘的每一句教诲。待娘说完,他亲切的说:“娘,您真有智慧。”
母亲和蔼的说:“不是娘有智慧,是古圣先贤有智慧啊。所以孩子世事无常,利可以养生,亦可以伤生,财富虽然可以让人生活滋润,可是如果智慧不够的话,子孙反而会因此,养成好逸恶劳的惰性。”
李若有所思的说:“所以全杰兄就懒得扶那个烛台。”
母亲再次解释道:“天下父母都想要护念子孙,但是古人说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人有了德能后,才能去运用财富。财多有财多的用法,财少有财少的用法,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智慧,钱多钱少都是祸害。”
李焕恍然大悟的说:“所以您才坚持不把爹的桔园留给我,孩儿明白了,您说过留财给子孙,不如留德给子孙。”
母亲会心的笑着,搂着焕儿说:“是啊,人有了智慧,就不会因财而迷惑颠倒了。”
李焕:“可是娘,全大人和全杰兄真是很可怜,我看着实在不忍心呢。”
母亲亲切的说:“那咱们来帮助他们。”“我也很想,可是怎么帮呢?”“全公子看来是被惯坏了,他不知道父母挣再多的钱,也是需要辛苦付出的。”“娘我明白了,习劳知感恩。”
后来,准备离家出走的全杰,在李焕的善言规劝与习劳帮助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并在习劳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不容易,对父亲生起了感恩心。晚上全杰走回家,篝火旁的父亲,似乎没有一点怪他,还雕刻了一辆木制的宝马香车。父亲说:“杰儿,爹对不起你,爹会东山再起,给你买比原来更漂亮的宝马香车。”此时的全杰,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趴在父亲的怀里说:“爹,孩儿错了,孩儿懒惰,体会不到爹的辛苦。”全父说:“爹的好孩子,爹恨不得把一切都给你。”此时的全杰像变了一个人,说:“孩儿会赚钱了,今后我再也不要宝马香车了,我就要和爹在一起,好好孝顺爹。”
与此同时,忙了一天的李焕走回家,轻轻推开门,幸福温馨的一幕映入他的眼帘,母亲已经做好了一桌的饭菜在等他了。当他往进走时,突然踩到了松枝,他捡起来,再看看院子里满筐的桔子与松枝,此时的他似乎明白了一切。
小小的焕儿通过在习劳中,也变的更懂事了,将桌上的饭菜全部热了一遍。此时倚在桌旁的母亲也醒了,李焕主动向母亲认错,母亲不但没有责怪他,还表扬他不仅通过习劳获得了能力和意志的锻炼,还从中学到了生活上的知识。鼓励他说:“娘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小焕儿不仅没受到批评,还受到了娘的表扬,开心的扑到了娘的怀里,母亲也笑的开心极了。
李焕在母亲的教导下,变的更加勤劳,一起和母亲在地里砍树。此时全大人带着全杰,专门向李焕的母亲来道谢。“李夫人,是您让老夫懂得了,过多地给予孩子财富,就会忽略德行的教导,要让孩子勤俭习劳,您挽救了拙子的一生啊,请受老夫一拜。”李夫人也客气的回礼道:“全大人言重了。”这时,全大人也转身看着李焕:“焕儿,是你帮助我,让杰儿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李焕也开心的笑了。
天子斤斤然,以积聚遗子孙,则贫在国;士大夫斤斤然,以积聚遗子孙,则败在家;庶人斤斤然,以积聚遗子孙,则后世饥寒而死。而俭足以久,死后不累子孙,所遗可谓多矣。
通过《李习求贫》这则故事,让我对华夏文明的母教,有了更深的认知与体悟。
1、母亲的言传身教
李习氏作为太守夫人,将帮工请走,自己亲自下厨做饭。通过这点,我们就能感受到李习氏,是一位勤劳,善良,节俭的母亲。
作为教书的自己,每天会面对不同的孩子,和不同的母亲。通过这些年的教书经验,我常常看到孩子的母亲,便能知晓孩子在学习中,大概是什么状态。我也感觉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多优秀的妈妈。
记得前些年,一位妈妈来送孩子学硬笔书法时,特意和我沟通了很长时间,一再表示:“老师,我们学习不着急,孩子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慢慢来。”作为老师的我,在教这家小朋友时,也格外的放松。妈妈给孩子定的是每周两次课,一次两小时,这位小朋友在妈妈的陪伴下,每周都按时来上课,除了生病和外出,基本没有间断过。如今这位小朋友,已经在书法教室学习两年多了,硬笔写的非常不错,常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妈妈也常常欢喜跟我分享,读经典与写字对孩子在校学习的帮助,还有孩子因为写字好,为他们家带来的快乐。
2、母亲的胸怀与远见
在李焕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了让李焕能自立,自强,将来有能力面对困难,决定将桔园转让出去,并且将桔子都布施给了当地的父老乡亲。李习氏,在生活中教导李焕要节俭,不能总是羡慕别人的富贵奢华,让李焕懂得利可以养生,也可以伤生。明白财富归五家共有,只有守持德行,才是为人的正道。
李习氏正己化人的力量,不仅给儿子树立了好榜样,更给了儿子宽广的胸怀与心量,为李焕的成长增添了智慧与经验。
记得刚来小院工作时,老师会让我们轮岗,自己开始还有点不适应,怎么这个也要做,那个也要会,院里的岗位,好像都轮了一遍。老师还常常提醒我们:“要多做,要积极。”当时还体会不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直到来远大工作后,我才真正感受到轮岗经历,对自己现在的帮助。比如同一件事,会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去考虑,会理解不同岗位上的辛苦,知道很多事情如何处理,每个环节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以及收获同仁与长辈们的智言慧语与陪伴成长,想想这真是老师给我们生命的一份厚礼,老师太有远见了。
3、母亲的耐心与智慧
当李习氏发现李焕在街上摆摊,悄悄卖桔子时,并没有因为李焕骗妈妈,而立马指责李焕,而是站在树后静观其变,看着儿子是如何面对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在全家着火后,李习氏为已经知错的儿子答疑解惑,期间没有半点责骂,却运用智慧,让儿子明白了财与德的关系。
通过这段故事,让我明白了,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和孩子们交流时,都要注意循循善诱,勿急勿躁,他们的才华、品德、智慧才会在积累中,慢慢成长。
在远大这边,有几位年龄小的孩子,每次读书与写字,都需要运用耐心与智慧去引导,他们才开始动笔。哈哈,想想这些小宝儿调皮可爱的样子,又开心,又好笑。感谢这几位小老师,启发了我无量的智慧。
4、母亲的助人为乐
全家着火那天,李习氏知道后,立马赶去帮忙。在全家父子流落街头时,李习氏不仅送给全家父子水果,还教导李焕一起帮助全家。全杰在李焕的善言规劝与习劳做事中,不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在习劳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不容易,对父亲生起了感恩心。
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规过劝善,还是给予别人物质的帮助,我们都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看到奶奶给予邻居,以及亲朋好友物质上的帮助,那时候的自己虽然还小,但奶奶的助人为乐,却像一颗种子一样,播种在我的心田上。
如果奶奶能听见,我想对她说:“奶奶,您一直是孙女心目中,最美的太阳!如今我也是一名播种者,我播种的是德与艺。您放心吧!”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此生入华夏,庆为中国人。
感恩历朝历代的古圣先贤;
感恩历朝历代伟大的母亲;
感恩华夏大地的每一寸阳光;
感恩华夏大地的每一方沃土。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 恭制
www.dfg.cn
前页 / 后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