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傳統文化

 

 

  

晏子故事系列》之十七

和顏納諫

有一天,晏子在退朝後,再進見景公,向景公致禮問說:「君王在朝時,態度是否過分威嚴些了呢?」景公聽了,說:「在朝聽政,態度威嚴,有何妨害於治國理民呢?」

晏子回答道:「在朝聽政,如果態度過分威嚴,臣下便不敢進言了。臣下不敢進言,在上聽不到諫言,則下情無法上達。為下無言,可以說形同啞巴;居上無聞,可說是形同聾子。臣子無言,君上無聞,這不算妨害國家大事,又算什麼呢?況且,合升斗的微數才能滿倉廩,合絲縷之細微才織成帷幕那麼長的布。泰山雖然很高,卻非一塊石頭而成,是累積無數土石,然後才由卑而高。天下所以治平,也非用一士之言。國君在朝聽政,對臣下的進言,固然有聽受而不采用的情形,但哪有拒而不受的道理呢?」   

齊景公上朝時態度威嚴,卻不知,當有了威嚴之態時,便有拒人千里的姿態。當君上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臣子就很難能夠放心來進諫。於此,上情不能下達,為臣不了解君主的意思;下情不能上達,君王不明了民情;上下不能相通,形同聾啞,便會妨礙到國計民生。

晏子看到齊景公過於嚴肅的態度,可能給臣子們帶來進諫的壓力,而他又能在退朝後,馬上向齊景公進諫,并采用米倉、帷幕及泰山等來做比喻,使景公更易了解不受諫的危害。這些是晏子的智慧、忠誠與善巧。身為臣子,輔佐國君治理國家,是臣子的本分與職責。在見到君王有過,理當進諫,不應茍且保身。如此才可幫助君王看到自己過失,從而避免、挽救國家的災禍。故《孝經》有曰:「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在唐朝之初,有著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這與唐太宗的廣納雅言、知人善用是分不開的。在《貞觀政要》上記載,由於唐太宗容貌威武,形態莊重而嚴肅,於是百官中有前來進諫的人都舉止失常,不能像平常一樣放松自然。唐太宗得知這個情況後,馬上警醒自己。從此,他每次看到有人前來奏事,必定表現出和氣欣悅的樣子,希望能聽到諫諍之言,借以了解政治教化的得失。貞觀初年,唐太宗曾對公卿大臣們說:「一個人要看清自己的面容,必須借助明鏡;君主要知道自己的過錯,必須借助忠臣的規諫。君主如果自以為賢明,臣下又不能幫助糾正他的過錯,那麼要想不陷於危亡失敗,怎麼可以做到呢?這樣,君主喪失國家,臣子也不能單獨保全自己的家庭了。至於像隋煬帝那樣殘暴肆虐,使得臣子們都閉口不敢言,最終使他自己聽不到過錯,導致滅亡,而虞世基等大臣,不久也都被殺死。前事的教訓還距今不遠,希望你們每次看到政事有不利於民眾的地方,一定要極言規諫。」

唐太宗能看到失諫的危害,於是一再要求臣子,積極進諫,而他更以和顏悅色,來接納群臣的進諫,如此君臣一心,上下相通,才能更好地治理好國家。

反觀我們生活,是否會犯與景公同樣的過錯?倘若平常便是一副高傲的模樣,那麼別人也不會為我們指出問題,甚至可能還會遠離我們。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問題,身邊又沒有善友幫我們指正,那真是像盲人一樣,不見自己之過,在錯誤的泥潭中,便會越陷越深,甚至因此亡身敗家。所以怎能不像晏子所言的:「固然有聽受而不采用的情形,但哪有拒而不受的道理呢?」

而在應進諫時,是否能像晏子一樣,真誠給人合理的諫言?看到親人、朋友有過,可能引來災禍,卻明哲保身,不真誠規勸,以致讓他們走上犯罪或是失敗的道路,這也有失親人的情義與朋友的道義啊!沒有盡到親朋規過勸善的責任,便是失信於朋友,背禮於親人了,怎麼能不讓我們提起警惕,從而自我反思、改善呢?

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編輯部

www.dfg.cn

上一頁\\下一頁

 


北京大方廣文化公益部 恭制